11月2日早上,84岁的赵明祥(化名)就要康复出院了,出院前他激动地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表达说:“在医院的这些日子,医护人员对我太好了,就像家人一样,谢谢你们,我的命是你们救治的,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原来,半个多月前,赵明祥因患甲流而引发多种疾病,在生命垂危之际,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为主的救治团队经过20余日全力救治,最终将其治愈。
“我们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推进,以患者心为心,牢记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系第二党支部书记、ICU主任张仕虎说,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ICU、急诊、麻醉等科室医、护、技全体医务人员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紧紧围绕在党支部周围,全体医护人员传承“医者仁心”的精神,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宗旨,肩负起新时期雨城区重症医学发展主力军的重任,为雨城区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张老师,我们科有一位老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血氧饱和不到70多,请求支援。”10月10日15时许,正在组织下午查房的张仕虎接到医院呼吸科的求助电话。在挂断电话后,张仕虎立即带领科室救治团队和设备前往呼吸科展开救治。“我们带着ICU的床和呼吸机等设备,很快就赶到了呼吸科。”张仕虎说。
10月9日,赵明祥因为感染甲流被收治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治疗。在住院不到一天时间,病情迅速恶化,血氧饱和迅速降低,呼吸衰竭。
“我们迅速将赵明祥送到CT室进行检查,发现肺白了一大半。”因为赵明祥还有心脏旧疾,在进行进一步检查过程中,张仕虎还请来了心内科副主任李睿参与救治。“赵明祥原本装有心脏起搏器,但我们发现心率都低于50了,起搏器还没有发挥作用。”张仕虎说。
由于心跳放慢、呼吸衰竭和血氧饱和低等原因,赵明祥在进一步检查过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ICU团队在救治赵明祥过程中,主动下沉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历来,重症患者从普通病房转到ICU救治,通常都是由相关科室负责进行病人检查和转送工作。
2023年7月,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系第二党支部成立,张仕虎当选为支部书记,开启了以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工作的新征程。
“以前,重症患者在检查和转运过程中出现过问题,从而导致一些患者丧失了急救的最佳时机。”张仕虎说。
注射泵、监护仪、尿动力监控仪、血滤机……11月8日,走进市第二人民医院ICU病房,ICU病房空间除了比普通病房大之外,与普通病房最大区别还是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党支部成立后,张仕虎开展组建以党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救治团队,并且开展把ICU医疗骨干和设备下沉,主动到相关科室帮助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2017年ICU建科时,无论是在ICU的装修,还是医疗设备配备上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设备。”张仕虎说。
赵明祥收治到ICU后,因为赵明祥感染甲流,医务人员将他在安置单间病房,并安排医护人员进行重点护理。
市第二人民医院在ICU组建之前就派出医务人员前往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进修培训。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2位副主任都是在华西医院进修回来。
呼吸支持技术、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心肺脑复苏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呼吸机的出现是近代医学的一项重大发明,将呼吸机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病人,拯救患者的呼吸,同时开展俯卧位通气技术改善通气、换气,控制肺部感染,为进一步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使病人起死回生成为可能。“在救治赵明祥时,我们到达呼吸科之后就立即给病人进行了插管,为他提供呼吸支持。”张仕虎说,“及时插管也为病人救治争取了时间。”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还有CRRT,CRRT用于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严重中毒等,可进行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医务人员对CRRT操作使用非常娴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张仕虎说,与传统的血液透析相比,特别适合ICU的危重患者抢救,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合并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在救治重症患者过程中,CRRT技术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
“赵明祥收治进来后,科室每天有5个护理人员帮助他保持在仰卧状态,帮助改善肺部情况。”张仕虎说。
“非常感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全力以赴救治,后果不堪设想。”10月19日,经过ICU团队的全力救治,赵明祥终于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看到老人脱离危险,家属不停向ICU的医护人员致谢。
“感谢张主任和ICU的全体医护人员以及医院专家团队的白衣天使们,你们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以精湛的技术、精心的呵护,给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11月2日,赵明祥出院时,赵明祥的女儿再次来到ICU握着张仕虎的手说。
构建急诊危重症一体化
“候诊大厅有一位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请专家团队迅速展开急救。” 7月18日21时许,张仕虎“蓝色代码”微信群收到信息,一名患者需要急救。
收到信息后,由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急诊科、麻醉科组成的急救团队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治。“心脏骤停在临床上属于危急重症,需要紧急处理,处理方式主要有紧急心外按压、电复律和给予对症治疗等。”张仕虎说。
触摸脉搏、心脏复苏、电击复律、电击除颤……短短几分钟时间,急救人员的后背衣服已经被汗水“泡湿”。
“有了!有了!有心跳了……”随着监护仪上的直线开始跳动,大家悬着的心才入了下来。
“这是我们‘蓝色代码’组建以来承担的第一次急救任务,非常成功。”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系第二党支部成立后,张仕虎和麻醉科、急诊科共同商议主动承担全院心脏骤停的急救任务,从而成立了以党员医疗骨干、积极分子组成“蓝色代码”救治组,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心脏骤停救治工作。“我们整个小组参与心脏骤停救治,没有任何报酬,就是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全院心脏骤停救治的成功率。”张仕虎说,“蓝色代码”参与救治的前10位心脏骤停病人,其中就有9名患者被成功救回,大大提高了医院在心脏骤停救治的成功率。
张仕虎介绍,如果该患者在院外发生心跳骤停,一般合并有心跳和呼吸的骤停,先进行心外按压,适当打开气道,必要时可以建立人工呼吸,建立呼吸和复苏血液循环。如果是在医院内发生心脏骤停,可以积极使用血管活性药或电复律,甚至早期开展气管插管的抢救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
“这个是气量,这个是药的量。”“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各种数据的变化。” ……每周三,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都会进行专业培训,利用这个机会,杨静组织护士们学习医疗设备的操作,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
医疗设备作用的发挥关键还是人,ICU一直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在ICU杨静和杨雪两位护士长既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又是老党员。从组建科室开始,每周三培训活动从未间断过。“很多地方,觉得把自己的技术交给了别人,别人就会抢自己的饭锅。我们科室每一个医务人员都会毫不保留向其他同事传授业务技能,除了学习基本医疗设备操作技术之外,还要学习国内、省内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同时还要兼顾国外ICU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学习。”张仕虎说,从医生到护士,进入ICU开始就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提高业务能力。
在张仕虎看来,ICU的建设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形成流动的专家团队。
“3床患者血氧饱和度低,进行高流量通气!”“这位患者今天情况比较稳定,呼吸也平稳多了……”在新冠病毒感染暴发期,张仕虎每天都会与各科进行会诊。ICU作为医院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临床救治重要部分,张仕虎和急诊科主任吴鹏的联系非常紧密。“危重症和急诊一体化是我们医院的一个特色,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好几年,效果非常明显。”张仕虎说,打造危重症和急诊一体化,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上充分发挥了作用。
当时,70多岁的罗琳(化姓)因新冠病毒感染到急诊科就诊,在接诊之后ICU团队立即参与救治工作。双下肺都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病情重,张仕虎和吴鹏进行会诊后,经过高流量通气、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罗琳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老人转危为安。
张仕虎和吴鹏在医院都有两个职务,张仕虎是ICU主任和急诊科副主任,而吴鹏是急诊科主任和ICU副主任。
“这样的职务设置,非常有利于平时的交流与合作,也便于团队建设。”近年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所有的医生不仅要到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进修,而且还要到急诊科进行轮转。“ICU最初只有医生2人,目前已经有医生6人护士14人。”张仕虎说,急诊和危重症一体化建设大大提高综合救治能力,ICU成为多学科发展的一个支撑平台。
“党支部成立后,我们又把麻醉科也一起拉了进来,共同构建急诊危重症一体化的救治体系。”张仕虎说。
科室要发展必须储备的人才队伍,要想新业务顺利开展,必须培养和储备大量专业人才。
对此,该科室积极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培养人才。一方面,根据科室专业短板,邀请全国重症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来院授课、教学查房等方式,不断提升ICU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根据科室发展方向将科室的医生、护士送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我们所有的医疗骨干,都是经过华西医院进修回来,让每一个医护人员在ICU都能感受到有发展希望,感受到组织和领导的关怀。”张仕虎说。
“爷爷,你哪里不舒服?”“来我帮你看一下。”……14时30分,张仕虎和杨静来到5号病床前为患者杨林(化名)检查。
病人在ICU病房里的点滴变化,张仕虎、杨静都看在眼里。“除了设备、技术上的帮助,家人的精神支持让病人心里底气满满。”ICU病房不管是电视剧中,还是现实中都是24小时灯火通明,提到ICU很多人总有一种冰冷、压抑之感。“我们注重人文关怀,让ICU不再‘冷冰冰’。”杨静说,赵明祥能够成功救治,不仅仅是靠医生的努力,家属的支持和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接触的很病人中,有的原本可以救治,也有条件救治,但是家属却放弃了。有些条件不好,但是家属却不惜一切代价来挽救亲人的生命。“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人性的考验,也在见证人性的闪光点和幽暗面。”张仕虎说,每天科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在坚守一个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张仕虎和杨静认为对于清醒的、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病人,相对多的人文关怀与宽慰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有时候,人文关怀比医学关怀更重要。”杨静说,人文关怀能带给病人宽慰的,除了身体上疼痛的减轻,还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还有除了滴滴的仪器声外的歌声、乐声、故事声。
之前,有许多新冠病毒感染入院的患者,入院时肺部炎症已经非常严重。“肺部基本上都白了,由于有些病人长期卧床,身体肥胖,各方面护理都非常难。”张仕虎说,ICU不仅要求每一个人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护士,还要建设有温度的病房。
其实,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日子里,这一群白衣天使,他们也曾是连续发烧多日的病人,也曾有过无力感,但他们始终牢记自己作为生命卫士的第一职责和救死扶伤的第一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许多病人由于插管,患者无法自己通过咳嗽将痰液排出,如果不及时将痰液吸出,聚集的痰液有可能导致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每天,杨静和同事们都会按时给患者吸痰。
“一天下来,每一个患者吸痰的次数至少也有6次。”当时,ICU里住着10多个患者,护士站的显示屏上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患者目前各项生命体征。
“许多患者都是气管插管患者,病情较重,患者意识模糊。”由于患者不能主诉病情,很多情况都要靠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新冠病毒感染高发期,我们当时都感染了,我已经连续工作了12天,被同事们强行劝说回到家里。”杨静说,一量体温,38.5℃。
俯卧位通气更有助于患者肺部炎症好转,赵明祥每天俯卧位通气10个小时以上,护士们就要帮助医生评估需要俯卧位的患者翻身,5位医护人员协助完成翻身。
“虽然每天有10多个小时仰卧位,但是赵明祥身体上没有丝毫的压伤。”张仕虎说。
“当时有一位患者李明(化名)体重200多斤,每次翻身都非常难,先要让病人侧卧,然后再到俯卧位。”翻身过程中,患者身上的管子不能压到,还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患者俯卧之后,血氧饱和度立马就上升了。”杨静说,翻身需要几名护士、医生合力,每一次翻身都要花费至少3分钟。
有些患者病情很重,有些家属都准备放弃了。但在医护人员细心的护理和关怀下,患者病情奇迹般出现了好转。“之前有许多类似的病人,肺部炎症都完全消失,很快就转出了ICU。”张仕虎说,人文关怀有时会创造奇迹。
在党建品牌建设上,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系第二党支部主动强化医德医风和教风学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党员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及政治能力。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规范运行为手段,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张仕虎说,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切入点,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服务业务工作上,根据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围绕业务工作,落实保障措施。
“坚持激发党支部内力,展示党支部魅力,提升党支部党建品牌水平,扩大党支部党建品牌文化影响力。”张仕虎说。
张仕虎表示,下一步,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系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抓党建工作水平,提高党支部党建工作质量,携手共创雅安重症医学的新时代。
ICU组建6年来,在抢救危重病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CU全体医护人员不仅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同时也让ICU充满温暖的光。
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堡垒,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代庆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