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0年脱贫攻坚·扶贫专项系列报道之健康扶贫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我市《健康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今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确定了总体目标。
从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县乡村卫生人才培养,到深化城乡对口支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实施方案》以9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多层次、全覆盖,为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发力方向。
大半年过去,更多成效已经显现。以其中“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保项目计划资金”为例,我市全年计划投入资金2499万元,截至10月底,已实际投入资金2115.17万元,投资完成率84.6%。
为患者提供入户诊疗服务
全面深化 服务能力再提升
11月23日下午2点,在雨城区上里镇郑湾村,该村卫生室医生胥恭全检查了随身药箱后,便骑上摩托车,沿平坦通组公路向该村4组驶去。按昨日约定,他此行将专为年过七旬的村民郑显琼开展入户巡诊。
“老人家,今天按时吃药了吗,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胥恭全说,老人患高血压已多年,加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属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胥恭全所说“重点”二字,源于我市按上级党委政府和管理部门统筹部署,结合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出的一项“细”调整:贫困家庭人口常年在外的,不再硬性要求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做好患有原发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慢性病贫困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随访服务。
“目前,我市4类重点慢性病人群管理率、履约率,以及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均已达100%,并配套落实了‘三个一’签约服务(签订一份服务协议、完善一份个人健康档案、发放一张家庭医生联系卡)。”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说。
2019年12月,按省卫健委《关于做好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派员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第三次派出医疗援建队伍,前往甘孜州、凉山州和绵阳北川县等地,开展新一轮“传帮带”对口支援工作。
这支队伍总有18人。其中,既有将针灸、艾灸等中医技术,通过“老带新”方式,无私传授给甘孜州卫校附属医院医生的朱恒锦。也有全年坚守援建一线,通过门诊诊疗、手术示范教学等,着力提升受援建医院肛肠治疗水平的朱虹霖。援建人员的目标共同且明确:通过精准“传帮带”,将先进和特色医疗技术带入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观念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升、业务得到发展、管理得到改善、群众健康获得感得到增强。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至10月,我市援建人员共参与门诊和住院诊疗量5140人次,开展手术及手术示教393余人次;开展培训192人次,累计培训2230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7项,创建重点专科1个,并接收受援机构人员进修9人。
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全面提高 政策保障更有力
2020年,按照我省《关于进一步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的通知》精神,我市亦同步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从25种,增加到了30种。
“新增的5个病种为膀胱癌、卵巢癌、肾癌、重性精神疾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汉源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仅今年1至10月,该院救治的建档立卡大病患者已达349人次。而在大病专项救治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方面,当地一名患者就通过精准扶贫专用通道,以“先诊疗后付费”方式入院治疗。
该名患者家住汉源县河南乡,患有较严重的胃肠疾病,经17天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期间共计产生住院医疗费用10359.23元(报账前)。后来,结合医保报销、精准扶贫大病救助政策,并经“精准扶贫报账窗口”一站式结算,其最终按6%自付比例付费,个人仅自付费用621.55元。
今年仅前三季度,我市共为4737名贫困人口的住院大病保险,支付了676.14万元。
此外,便捷、高效且温暖人心的,还有今年我市实施的票决民生实事——医疗流动服务。年初至今,20辆新购改装、旧车改装医疗流动服务车,已相继交付使用。截至11月20日,我市“流动医疗服务”已累计开展基本医疗1139人次、诊疗641人次、取药464人次、向上转诊95人次;开展公卫服务2869人次、健康教育2545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00人次(贫困人口302人次);医保结算866人次,结算费用6056.75元。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我市中高山偏远地区群众提供了“家门前的医疗”,更真正打通了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现实了“小病不出村”。
相似成效还有更多。贫困家庭孕产妇住院分娩216人,符合贫困家庭零支付条件并且零支付213人;住院分娩总费用114万余元,报账总费用(补助金额)113万余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246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额2241万余元,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救治33437人次,卫生扶贫基金共计1414.14万元,个人自付占比8.12%等,均为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发生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 孙振宇
作者:孙振宇
编辑:刘清徐
审稿: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