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办实事力度 提升民生温度——雅安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雅安日报

2021-06-15

干部走进帮扶家庭,了解脱贫户所需所盼;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田管;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义诊服务,全力呵护群众健康;城管民警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守护一方平安……今年,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拓网赋能”工程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向深入

    

“以前收的茶叶款只能带在身上谨慎保管,但现在取款、存款都能‘一站式’搞定。”名山区百丈镇银木村村民姜大元在当地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用ATM机把卖茶叶的钱存到卡里,“现在,大笔现金不在家里过夜,更安全。”

    

银木村是雅安有名的产茶村,由于离场镇较远,又曾是金融服务“盲区”,大家一度为存取现金不便而苦恼。

   

如今,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建立,把银行搬到群众家门口,有力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距离基层最近一站”。

    

村民罗军是该村种茶大户:“行情最好时,每天卖茶叶能收入几千元,大部分是现金交易,想把钱存银行,还得赶五六公里路。”他说,自从村里有了乡村金融服务站,再也没觉得存钱取钱是个麻烦事,平时大家还在服务站交水电费、了解一些金融惠民政策。

    

这只是四川农信(雅安)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体现。长期以来,四川农信(雅安)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在“细”处着力、在“小”处作为、在“实”处见效。

    

“原来需要1小时在柜台办理的信贷业务,现在仅需5分钟即可在线上办理,市民群众获取信贷服务更加快捷、安全、便利。”四川农信(雅安)有关负责人介绍,依靠金融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支持,四川农信(雅安)全面开办智能贷款“无接触服务”信贷产品服务模式,在城区创新推广“蜀信e贷”互联网贷款,在农村创新推广“农e贷”,提供“自助申请+零纸质资料+额度循环使用+最快当天放款”服务,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人大代表为群众办实事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了解到石棉县美罗镇“8·18”洪灾灾后重建户的新房即将落成,省人大代表、四川富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迎政供电所所长马建华带领同事连续奋战近10天,新架线路2公里,解决了60余户群众的用电困难和安全用电问题。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的实际,马建华还走村入户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对辖区内隐患突出的用户定期排查、处理,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光明使者”。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将促进隐患点治理纳入相关项目名单;市人大代表高佳秀提出4条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建议……

    

“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安居、就业、上学、看病、饮水、行路、用电、通信等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开展调研、帮扶、接待等各类活动870余次,收集反映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发展等问题1700余个,推动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隐患处置、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等实际困难1400余个。

    

以办理代表建议为抓手,推动涉及民生领域的建议得到落实,是市人大常委会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方面,主动加强对建议办理的全程监督、问效,推动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的“双提升”;另一方面,将做实票决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精准形成群众有期盼、现实有需要的民生项目清单,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把票决项目办成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我为群众办实事”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晴雨表”,一直以来,我市全市上下聚焦群众所急、所难、所愁、所盼,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老百姓的心里走。 

作者:张雨蝶

编辑:刘清徐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