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片山花酿蜜护一方生态奔康

雅安日报

2021-08-03

蜂农背着沉重的蜂箱走过独木桥


宝兴县陇东镇永兴村(原若笔村、永和村),一个四川盆地西缘典型的小山村,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腹地,森林资源丰富。

    

“中蜂养殖是村里传统产业,但很长时间里却不温不火。”永兴村党总支书记陈文武说,过去村民曾把养蜂当副业,从未想过以此致富。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围绕市县党委政府梯次布局的乡村振兴产业带,永兴村在保留蜜蜂生态养殖方式上育新机、在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观念中开新局,用小产业酿出了大幸福。

    

2017年实现户脱贫、2018年实现村摘帽的永兴村,在202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4700元。我们在其中能观察到雅安在坚持生态发展中,以特色优质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定不移。


藏在高山密林的财富

    

7月31日凌晨六时,地处中高山区的陇东镇永兴村,气温微凉。

    

赶着进沟将蜂箱背出,蜂农李明伟带上干粮骑着摩托车,赶到若笔沟内的红山沟水电站。从这里开始,前往若笔沟养蜂场最远点的15公里山路,全靠双脚和手丈量。

    

沟内谷壑纵横、岩壁峻峭,湿滑陡坡上踩出的小径、峭壁间距河滩约4米高处宽不足1.5米的木栈道、只有一根圆木的独木桥,每走一步都是考验。“曾有蜂农因此付出生命代价!”李明伟说。

    

路如此难走,蜂农却年复一年不停,每年4月前将蜂箱背进沟,又在8月时将蜂箱背出沟。即便常走山路,27岁的李明伟每次最多也只能背3箱、负重60公斤,需往返20多次才能完成。

    

偏僻难行、人迹罕至,茂密原始植被保存完好。

    

1998年、1999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宝兴县率先示范;2006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矿山整顿,同年宝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2016年,宝兴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县,70%以上县域面积划入公园范围。

    

天然林不能砍了、大量土地退耕还林、矿山先后关停,换来永兴村生态环境好上加好,现有大熊猫在内珍稀动物367种、珙桐在内珍稀植物1050种。

    

产业转型、收入转向成为必然,但初期并不顺利。

    

“矿山关闭前和后,全村800多名常住人口有五分之一以打工为主要收入,曾占村民年收入的70%,种植养殖仅占30%。”陈文武说,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时,中蜂养殖收入仅占这30%中的30%。

    

帮扶措施配套精准到户到人、向有意愿村民无偿提供蜂群。至2018年,永兴村中蜂养殖产业实现量变,蜂群从400余群增加到1000余群,村民收入比重出现喜人变化趋势。

    

同年,乡村振兴战略大幕初启。明晰中药材见效周期长、当地种植规模小的短板,把准中蜂养殖基础好、适宜养殖范围广、蜂蜜品质优、市场价格稳优势,永兴村确定将中蜂养殖作为特色优质支柱产业打造。

    

保护利用的变与不变

    

经济要发展,因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生态要保护,因为良好生态是各项事业持续、良性发展前提。

    

同为前提,如何找到平衡点?

    

若笔沟养蜂场海拔约1500米至1800米,方圆百余平方公里渺无人烟。每年4月至6月,珙桐花、五倍子花、红豆杉花、黑皮楠、木通花、杜鹃花次第开放,满山五彩缤纷,很是壮观。

    

数次前往考察的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教授、国内知名养蜂专家杨明显,曾称这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非常适宜发展中蜂养殖,可与当地巴斯沟并称宝兴高山百花蜜代表。

    

天赐珍宝,当善用之。

    

蜂农检查蜂框中已采集蜂蜜情况   高华康/摄


靠山吃山的永兴村,选择了坚持生态优先。综合宝兴县蜜源点,鼓励村民适当扩大蜂群;根据若笔沟、巴斯沟蜜源承载红线,将蜂群严格限定在1000群内、500群内,保证蜂蜜质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无序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永兴村还将宣传资料发放、群发微信短信、张贴横幅标语常态化,实现了从村到组到户全覆盖。

    

蜂农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懂规矩。入沟期间食品以干粮为主、尽量不生火做饭,即便生火也只在管理棚内,用完即灭。

    

在巡山护林中护家园,也成为村民选择。

    

8月1日,永兴村4组茂密天然林中,穿行林间小道的杨永能始终保持警惕,既为预防时常出没的野生动物,也为及时发现可能的盗伐、捕猎、违规野外用火等行为。

    

从2010年成为护林员至今,他已干了11年。彼时,他仅把巡山护林作为一项收入;现在,他已将巡山护林当成一项事业。

    

前后迥异变化背后,是永兴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蜜源稳中有增,是种植养殖业收入已与务工平分秋色、养蜂占到种植养殖业收入的60%。“绿水青山是我们的根,我们不守护,谁来守护!”杨永能说。

    

品牌背后的大梦想

    

今年6月初,冯祥齐的蜂蜜又被“打劫”了,而且是连续3次,70箱蜂群总计损失17箱。

    

这已是他连续五年发现蜂蜜被偷吃。从“作案”现场脚印、粪便和蜂箱损坏程度,冯祥齐判断偷吃对象是大熊猫。

   

这个判断是有依据的。去年6月,他曾在若笔沟首次将偷吃蜂蜜的大熊猫“抓”了现行,现场遗留情景与此次几乎相同。

    

在永兴村,因此受损的蜂农不少,但他们又都觉得骄傲。“大熊猫爱吃的蜂蜜,肯定是好蜂蜜!”

    

永兴村也多次将蜂蜜样品送到有资质机构鉴定,鉴定结果均为优。

    

底气足了,加上宝兴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永兴村产业奔康致富进入快车道。

    

2018年,成立宝兴县若笔村特色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起,连续两年累计投入190余万元,及时恢复暴雨洪水损毁道路;2020年,建成投用三个包装车间,以“熊猫咪蜜”名称顺利申请“四川扶贫产品”。

    

“软硬”兼施中,最核心的品质保障始终置于最前列。

    

以“公司+农户”方式,永兴村在去年与部分蜂农签约。“丑话”挑明:摇蜜必须分两次,水蜜作为蜂群口粮,公司只收熟蜜;熟蜜现场初检如未达标,次年不再续签;通过初检熟蜜编码统一储存后,取样送至权威机构全面鉴定,未达标不仅不付货款,还将扣除已缴保证金、无害化销毁代存蜂蜜。

    

“一句话,用心酿才能有所得。”陇东镇永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列勇说,蜂蜜售出后,村集体还会拿出部分利润奖补合作蜂农,鼓励其再接再厉。

    

赏罚分明。签约蜂农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加上今年天气晴好,全村预计可产蜂蜜17000公斤。

    

机遇在前。宝兴县已为永兴村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用于建厂和提升蜂蜜附加值,志在以点示范带动面发展,把百花蜜打造成宝兴又一特色优质农产品。

    

“今后发展思路是扬品质优长处、避规模小短板,着力以好‘口碑’创造高端品牌形象,以‘亩产’附加值提升助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在雅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步之年,永兴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奔康后可持续致富梦想,为因地制宜的接续探索实践作出了示范。

作者:孙振宇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