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力 医院内外共筑“防疫墙”——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严把疫情防控关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2-02-27

医院内核酸检测采集点jpg4.jpg

医院内核酸检测采集点


18980份核酸检测报告,是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从2月20日至25日给出的报告份数;

  

5000余人/次,是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护理团队2月25日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完成核酸采集的人数。

  

面对近期我省泸州、成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在保证医院正常诊疗的同时增设防控措施,为雨城人民撑起一把“防护伞”。

  

严格防控 筑牢院内安全



进入医院前市民需要扫码测温1.jpg

进入医院前市民需要扫码测温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并扫行程码。”2月25日,区医院门口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进入医院前,每个人都拿出手机扫描张贴在门口的场所码。场所码旁边,一张《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一览表》也张贴在此处。负责值守的医护人员仔细检查行程码后放行。

  

进入门诊大厅前,负责预检分诊的医护人员再次确认就诊市民的通行码,测量体温后再放行。在这里,医院设置了门禁系统,实行“一人一验一放行”。

  

大厅中,缴费、取药等需要排队的地方设置着“一米线”,市民按照“一米线”有序排着队。戴有志愿者标识的工作人员四处查看,以便及时提醒市民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发热门诊则设在医院诊疗大厅外。要进入发热门诊,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从院外另一道门进入。发热患者在这里实行“一人一诊室”,筛查、隔离、诊治、转运在这里形成一个闭环,不会与其他患者有接触。

  

“请出示一下陪护证。”在住院病区值守的工作人员认真检查着每一位到访者的陪护证。这是医院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严格实行“一患一陪护”制度的体现。

  

为了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新进入院的病人和陪护人员都必须在完成核酸检测后方可进入院。在患者入院期间,除了陪护亲属以外的人员不得探视。

  

医院这样严格的管控措施也得到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撑。

  

“看到医院有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我们来医院更加放心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刘先生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医院按照相关要求逐步加强、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如今,医院的防控能力充分得到提升。从首诊负责制度、发热门诊管理到发热病人处置,从严格落实专家组对疑似病人会诊制度到严格执行对发热病人的医学观察,以及医院集中隔离点的管理等方面都越发完善。

  

采集核酸 规划后更完善


区医院护理部在四川农业大学核酸采集jpg3.jpg

区医院护理部在四川农业大学进行核酸采集


2月25日当天中午12点40分,区医院护理部主任王青力的手机响起。

  

“请安排人员下午两点半到川农雅安校区进行核酸检测,预计有5000余人。”电话那头发出通知。

  

挂掉电话,王青力心里开始盘算起原本的值班安排,如果要再派人去完成这5000多人的采集,只能请大家加班了。

  

王青力将通知发在了护理部的群里。不过一两分钟,一条条“收到”跃然于聊天界面,原本在休息的护士们从家中赶来,1点30分,人员集齐。

  

“只要有任务,护理团队总是没有一个推诿,加班加点也不会有怨言。”对于自己带队的这一支护理团队,王青力总是充满感激。

  

学生、教职员工、员工家属……在学校的组织下,大家排好队伍依次进行着采集。区医院的20名护士两两分组,在学校篮球场、体育馆等区域为大家采集核酸。

  

一整套的防护设备密不透风,即便是在春寒料峭的春日,穿上这一套衣服也并不轻松。但再看看护士们,似乎早习以为常,动作娴熟,迅速采集一个又一个样本。

  

其实这并不是本轮疫情中护士们第一次迅速集结。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护理部主任王青力在自己睡觉的床头、吃饭的饭桌上都放着笔记本,以便随时记录接到的任务。

  

“21号那天我们上午在区政府完成了1908人的核酸采集,下午又前往电视台采集,晚上还安排了4个护士协助姚桥卫生院入户核酸采集。”王青力一边翻看微信记录一边说。

  

雨城区人民医院在高速出口执勤点进行疫情防控工作jpg0.jpg

雨城区人民医院在高速出口执勤点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22日开始,区医院在雅安南、坪石、金鸡关、凤鸣、大兴、草坝、西康大桥、雅安北8个高速公路出站口和火车站设置便民采集点。而这一切工作都在保障医院日常治疗护理和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的前提下妥善安排。

  

“现在采集了大概有多少了?”王青力询问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得到回答后,她拨通了区医院检验科主任蒋拥军的电话,告知他将先运送一批样本回实验室。

  

核酸检验 日常中的“非常”

  

检验科核心区检验人员正在工作jpg2.jpg

检验科核心区检验人员正在工作


区医院检测科的标本制备区里,李甜和童静两位检测人员自从上午8点进入标本制备区后,只借用中午消毒的时间出来快速吃了几口饭。

  

自从20日开始,这样的情况在检测科来说已经有些“平常”。“量最大的是21日那天,我们出了6000多份报告。”检验科主任蒋拥军说。

  

不同于一些别的工作,完成核酸检测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从别的科室、部门借调人员都不大现实,面对突然加大的核酸检测量,检测科必须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21日那天,检测人员们就一直加班到次日凌晨。2月20日到25日,检验科一共出具了18980份检测报告。“这几天的量,差不多要当平时一个月的量了。”蒋拥军说。

  

25日,面对护理部即将送来的5000多人的样本,检测科深知这又将是一次“鏖战”。下午3点30分,检验员吕瑭回到休息室泡了一碗泡面,这是他今天的午饭。前一天他在标本制备区工作到晚上九点,今天换下来做辅助工作。虽然不用穿着三级防护服了,但辅助工作依旧不轻松。吃完泡面,他并没有回家。“待会还有5000多人的报告要做,可不能走。”吕瑭说。

  

“早上的报告出完了没?”蒋拥军问。

  

“出完了。”吕瑭回答。

  

住院人员、前来医院自行核酸检测的市民、护理部大规模核酸采集、雨城区16个乡镇、社区送来的样本……所有一切的核酸样本都在等待检验科给出结果。

  

核酸采集只要短短几秒钟,但回到实验室完成检测则要4到6个小时,为了让被检测者早日拿到报告,检验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从2020年12月开始进行核酸检测,检验科一次次优化流程,效率逐渐提升。

  

“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报告大家非常关心,也非常重要。”蒋拥军说,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落实“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尽早发现传染源并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播。

  

“检验科的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检验科的全体人员辛苦一点也没有关系,我们必须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快速、准确。”蒋拥军说。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妮娜


编辑:刘清徐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