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梨树环绕的三强村
二月的汉源,浓浓春意在丰收的蒜薹和含苞待放的梨花中展现。
流沙河畔,趁着太阳正好,蒜农们埋头于蒜薹田里“品尝”着一年的收获,田坎上的梨树已经陆续长出了花骨朵,预示着这万亩梨花次第开放的盛景即将到来。
以此为代表的“花经济”和“民宿经济”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样陆续唱响的“果经济”等也将持续奏响黎州大地的丰收赞歌。探究其中原因,用果农陈庆强的话说:“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群众谋取的发展之路。”
2月24日,记者走进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探寻当地抓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做法。
发挥生态效益
“花经济”登台唱响
行走在九襄镇三强村的田野间,道路两旁栽满了梨树,放眼望去,树枝一直往前延伸,望不到边。可以想象,待到3月中旬梨花盛放时,真正是一幅“花海果乡”的绝妙景象。
据介绍,三强村作为花海果乡4A级景区的核心景区所在地,一直以来,该村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发展思路布局农业产业,这才有了如今九襄镇十里梨花白似雪的盛景。
回想起当地栽种梨树的历史,三强村党委副书记周南林说,“这还要追溯到1983年。”由于此前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为了有效发挥地理优势,同时考虑到储存和运输问题,由政府提供苗木、技术的方法,大面积栽种了金花梨。“曾经一棵金花梨至少能够带来700余元的收入,产量好的更是能达到500公斤!”
看中金花梨带来的效益,村民们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时为了积极鼓励群众栽种,采取村组干部、党员带头,以及“党员+群众”的帮扶形式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于是,像陈庆强一样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出现了。在其帮助下,联系户陈沂文成为了该村金花梨种植示范户,带领村民们朝着提高产值效益方向走。
“金花梨好管护,要注重方法,我们会不定期开展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村民们的种植水平。”陈庆强说,在党员干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该村的金花梨产业走上了正轨。
而后,为了更好发挥乡土人才的优势,该村探索出了将党支部建在产业发展、兴趣爱好、行业协会上的模式。
在三强村村委会,从上墙的“三强村网格管理体系”中,该村根据发展需求用党建筑牢发展基石的脉络清晰可见: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村党委被划分为民宿联盟、种植养殖协会等5个党支部,下设18个特色党小组,分别开展与助力产业提升有关的服务活动。
正是在这样有方向、有目标、有规划、有行动的发展下,九襄镇金花梨产业发展到2万余亩。自2015年花海果乡4A级景区建成后,“卖花”又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三强村党委第一书记潘雨阳介绍,“2015年以前,前来采摘果子的游客占绝大多数,景区建成后,以花为媒,衍生出了以观花赏果、田园休闲、阳光康养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赏花的游客逐年多了起来。”
尽管只有一个月不到的花期,“花经济”也能带来上百万元的收益。不仅如此,在“花经济”带来的巨大效益下,“民宿经济”也逐渐成型。
发展乡村旅游
“民宿经济”后劲足
三强村又被当地人称为“民宿村”。这其中,形象展现了该村乡村旅游催热的民宿经济,正印证了群众口中的那句话:“田间地头饱肚子,三产服务捞票子。”
走进三强村新村聚居点同时也是民宿聚集地,梨苑小筑、梨香别院等民宿错落有致,白色的外墙颇有江南水乡的风情,绘以汉源“双椒”的形象,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待到梨花开放时,定是“花香农居”的景象。
在一个名叫“紫曦苑”的民宿,老板曹勇依旧忙得不可开交,梨花还未开放,他家的民宿早已被订满。“每年梨花开放期间都是旺季,光一个月的收入就有3万余元。”作为当地第一家办起民宿的村民,曹勇就是看中了“花经济”带来的联动效应。
同样看好乡村旅游带来的热度,三强村积极鼓励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并将曹勇等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群众吸纳成为党员、村组干部,引领带动当地民宿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九襄镇政府高度重视民宿旅游建设,为了更好地规避同行间相互恶性竞争的情况,使原本分散的农家乐聚集起来,并且也方便游客。当地探索出了由民宿企业引领,村民抱团发展的民宿联盟新模式。”潘雨阳说,将当地18家民宿组织起来,成立联盟,按照“规范标准、分散经营、统一管理、集中营销”的运营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形成民宿产业。
据了解,该联盟自2019年开始运行,实现接待游客量12.26万人次,实现营销收入3600多万元,带动群众就业400多人次。
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提供支持,综合利用各方平台提升旅游热度,大量吸纳游客前来。
在党建的引领下大力发展的“花经济”“果经济”“民宿经济”已成为汉源县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对推动该县城乡和产业融合互动,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转型起着积极作用。
邱蛟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丹
编辑:卫葳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