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如今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仍有个别人存在侥幸心理,一犯再犯。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起典型案例。
案例:
多次酒驾不思悔改
将被依法严惩
日前,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周某全从再次酒后驾驶机动车到第四次饮酒驾驶,间隔不到四个月。
2022年2月22日14时许,荥经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红烟路查获一驾驶人无证驾驶无牌机动车。随后经公安交警采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驾驶人周某全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39.8mg,属于无牌、无证、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在民警进一步的调查中,惊讶地发现周某全竟是一名酒驾“常客”。
经核查,周某全于2017年8月14日,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一次被查获;2021年11月5日,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二次被查获;2021年11月23日,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三次被查获;2022年2月22日,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四次被查获。四次酒驾不思悔改令人震惊,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无独有偶,刘某康三次酒驾被查。2022年2月21日22时30分许,刘某康驾驶无牌摩托车因酒驾被天全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查获,经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结果为67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要求刘某康出示驾驶证件时,他无法出示,引起交警的怀疑。经核查,2015年11月,其因酒驾引发交通事故被查处;2018年8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二次被查获;2022年2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三次被查获。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提醒:
酒驾后果严重
为了安全请勿酒驾
雅安公安交警提醒,切勿酒后驾驶,在举杯畅饮前,一定要三思。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幸福,请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驾将面临几大严重后果:
——醉酒驾驶致人重伤、死亡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驾出事故,保险不予理赔。对于商业车险来说,只要交警认定保险车辆是因驾驶员“酒后驾车”而出现的事故,保险公司均可以不予理赔。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八条规定,驾驶人或操作人员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不论任何原因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任何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对于交强险来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人醉酒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以上说明,商业险不赔、交强险仅在保险的有限范围内赔偿,然后还要向酒驾者追偿。超出之外的所有赔偿,都需要自己和家人承担,因为自己的酒驾行为,造成家庭也跟着受牵连,甚至倾家荡产,得不偿失。
——不能入党、报考国家公务员;不能当兵或报考军校。醉酒驾驶,尤其是造成事故致人伤亡的,已经触犯了很多法律法规,当然就不再有资格入党、报考国家公务员、当兵和考军校了。如果醉驾留下刑事犯罪档案,还会影响子女参军入伍的政审环节。
——作为法定代表人无法顺利办理营业执照。《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中有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
因此,醉酒驾驶肇事被处以刑事处罚的司机,在被执行刑罚期间就无法作为法定代表人开公司了。
——影响申请办理出国签证;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醉酒驾驶已经被列入刑法,会给当事人留下案底,因此会影响签证政审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国家干部、公务员,因醉驾判刑,便极有可能被开除公职和党籍。若非公职人员因醉驾判刑,而被用人单位开除,便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
——作为醉驾者的朋友,还可能会承担责任:
明知醉驾者驾车而乘坐,出事故后乘坐者需要自担部分责任;
明知对方驾车,而极力劝酒导致事故发生,劝酒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明知对方醉酒,仍然把车辆借给醉酒者,导致对方酒驾出交通事故,那么借车者主观上存在过错,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明
编辑:郑从伟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