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感言
“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要学习现代化农业经验,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依靠科学发展农业。我一直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带动一方,做大做强特色水果产业,并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农场管理技术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快速有效转化,让农场发展越来越好,让枇杷走出大山,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当下,汉源县富林镇的枇杷喜获丰收,满山金灿灿的“小灯笼”挂满枝头。枇杷种植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枇杷,收购商忙着打包、装箱、发货。李万文看着长势良好的五星枇杷,满意地点点头。
李万文是汉源县李万文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枇杷行业的“汉源工匠”,也是带动周边果农进行枇杷树科学管护,逐年提升枇杷产量、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的新型职业农民。
扎根家乡创业发展
坚持做绿色生态产业
近日,走进汉源县李万文家庭农场,38亩枇杷挂满枝头,优质的果品吸引一大批顾客慕名而来。
李万文是富林镇富塘村4组村民。2013年,他带着全部积蓄和浓浓的思乡情怀回到富塘村创业,把撂荒的土地全部种上五星枇杷。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李万文注册成立了汉源县李万文家庭农场。
流转土地、进种苗、学经验、邀请专家、创品牌、拓销路……从决定扎根家乡发展的那一刻起,李万文的脚步从未停歇。虽然过程艰辛,但他信心十足。
“农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懈追求的韧劲。”李万文深知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弊端,他决定做最好最优、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多年来,他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不断发展中,李万文开创了“泡沫网+果袋”技术,有效解决了汉源枇杷品质差、烂果多,容易被冷空气伤花伤果的问题,使枇杷走上了高端市场。
“我们全程使用生物有机肥,结合人工除草,提高土壤有机质。”李万文表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使用远程信息化虫情测报系统,第一时间掌控基地病虫害信息,提前做好预防。同时,农场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最大程度减少了农药使用。
不仅如此,在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的强大技术支持下,农场还实现了可视农业,全程监测果树生产情况。此外,引进筛选新品种,调控营养元素的施入,指导肥水管理,以及科学化栽培和花果调控等,提升果树产品质量。
这些举措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销往福建、北京、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做农业无非就是要做‘好看、好吃、好卖且健康’的农产品。”李万文给自己定下发展目标:做诚信果农、建有机果园,为耕者谋利、为食者健康。
做大做强家庭农场
带动周边农户共发展
经过不断地摸索学习,李万文成了村里的枇杷种植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枇杷种植规模也从15亩发展到了现在的38亩,年产量45吨,年产值约160万元。
2019年,汉源县李万文家庭农场连续被评为县、市、省级家庭农场;2020年,被省农科院评为首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众乡亲。”李万文说,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因此,他从不吝啬将技术及引进的新品种分享给别人。他不仅总结出了一套管护方法,还带动周边果农进行枇杷树科学管护,使枇杷的产量、品质逐年稳步提升。
李万文一方面积极在农场内举办实训技术培训,免费让周边果农、脱贫户等一起参与培训,带动全县果农一起发展。另一方面,他对慕名前来学习的农户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秉承着“为耕者谋利、为食者健康”的理念,李万文积极引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新技术,主动发动周边农户参与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枇杷生产,确保枇杷质量。
“现在,农场辐射周边乃至其他乡镇农户300多户,总面积3000多亩。每到管护的关键时期,都要把大家召集起来,统一培训,让枇杷品质更上一层楼。”李万文说,“质量好了才能让汉源的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李万文的带动下,枇杷种植户们越来越有信心。
说起今后的发展,李万文表示,将继续加强基地建设和参加种植类技术交流培训,提高农场管理技术水平,引进更多更好优良品种,并提升品牌形象,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带动更多村民迈上致富奔康的道路。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雨莎
编辑:高菲菲
审稿:程普 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