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雅安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2-07-28

近日,雅安市委宣传部制定推出了《雅安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出未来五年传承发展路线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期待。   

  

《规划》提出了加强我市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市工作存在的问题短板,指出了在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创新转化、传播普及四个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5年,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任务。

  

《规划》的出台,对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雅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四大部分,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规划》阐明了我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提出了主要目标和重点项目等,成为我市未来五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

  

《规划》主要分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要求”“重点项目”“保障措施”四部分,包括24个重点项目、53条重点工作和18个专栏。

  

《规划》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思路,扎实推进茶马古道(雅安段)文化研究保护传承、雅安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等19项具体工作事项。目前,全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如研究体系加快构建、保护利用成果显著、创新发展取得突破、传承氛围日渐浓厚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四五”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着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一方面,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关心,为我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推动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拓展新的增长空间;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文旅强市,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需要统筹利用文化资源、构建传承发展体系;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思想文化交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体传承来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我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还需进一步充实壮大,有影响力的成果还需进一步扩展,保护利用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组织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传承传习氛围还需进一步培厚。这些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我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难点。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创新转化、传播普及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弘扬中国精神、体现雅安特色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24个重点项目,彰显雅安文化魅力  

  

《规划》明确了24项重点项目,包括巴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本土文化传承研究工程、生态文化挖掘利用工程、本土文化传播工程、雅安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地方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24项重点项目分别明确了具体的任务和实施路径。

  

比如:巴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要继续深入研究雨城区“沙溪遗址”“青衣江文明”等巴蜀文明,为雅安的历史寻根溯源,为川渝地区文明演进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实施严道城址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落实保护范围边界和标志碑,进行步行游览线路设计、建设;开展青衣江流域文物考古调查,开展野外古石窟寺和石刻文物保护工程。

  

本土文化传承研究工程,包括施深挖蒙顶山茶文化资源工程、实施智矩寺提升改造项目和禅茶艺术中心项目工程、实施茶文化进校园,禅茶文化传播传承工程、实施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工程。  加强对蒙顶山相关寺庙(智矩寺等)、茶园、古茶坊等维修加固和改造;利用品牌活动“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蒙顶山禅茶大会”,定期举办全国性禅茶研讨交流活动,并形成研究资料出版;开展茶马古道(雅安段)文物普查和文化研究,做好茶马古道(雅安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展示工作;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建设茶马古道(红军长征路)历史步游道建设,开发茶马古道和长征路体验、研学旅游路线。

  

生态文化挖掘利用工程,包括围绕雅安野生动植物发现、保护、利用,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展文史研究、文献整理等,实施《熊猫山河记》《中国西部科学院在雅安的科学考察》等出版项目;推进宝兴县整体文化生态环境打造。

  

本土文化传播工程,提出要以“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为主题,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生态文化爱好者依托“雅州讲坛”,推动开展生态文明知识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五进”活动;推进市、县级社科普及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支持、推荐符合条件的基地争创省级社科普及基地。

  

雅安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包括实施纪录片创作计划,聚焦雅安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和价值阐释等主题,推出不少于3部专题报道;实施活动品牌打造计划,结合地方民俗节庆资源,策划举办文化品牌活动;编辑出版图书《汉源历史文化名人》《汉源入朝志愿军口述实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要实施非遗记录计划,做好60岁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建设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推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非遗馆、非遗工坊和传承体验设施。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申报和建设;编纂志书《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要高度重视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规划引领、科学保护、用活文物,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提升革命纪念馆的展陈水平,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用好全国革命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平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建设工程,提出要实施好“一线两园三片一学院”建设项目,依据红军在雅安的行军路线、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遗存分布,重点打造“一线两园三片一学院”,建设遗址遗迹保护利用项目、主题展示区项目、文旅融合项目、传统利用区项目等。

  

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包括做好本土中医药文化挖掘、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等。

  

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工程,要开展传统工艺理论研究,完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继续实施传统工艺保护和传承人培养计划;鼓励优质企业传承发展雅安藏茶、荥经砂器、芦山木雕、宝兴汉白玉雕塑等特色工艺产业,研发生产具有文化底蕴和雅安特色的文旅纪念品、文博衍生品等文创产品。持续推动传统工艺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雅安地方特色工艺品牌。

  

深化“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推广雅安自主创编的武术操、武术套路,开展全市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等活动,推进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整合发掘历史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开发熊猫文化、茶文化、藏羌彝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鼓励打造文化创意商圈,运用创意和设计促进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村镇发展。持续加大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强化旅游产品的区域特色和商品价值,鼓励文化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旅市场体系,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要采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建筑数字化信息,建设保护数据库;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认定和历史地段普查认定。推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积极争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县(区)。加强城乡公共空间、场所和景观设计。

  

《规划》要求,各实施单位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组织领导,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强化组织推动作用,协调落实各项任务,通过各个项目的实施,摸清文化家底,建立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研究阐释雅安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用优秀文化精髓滋养群众的精神世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从雅安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素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融通多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表达方式,精准分类推动项目阶段性成果宣传展示和转化利用,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大力彰显雅安文化魅力。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伟 


编辑:邵也蘋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