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艾滋 正确认识艾滋病

雅安日报

2022-12-01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艾滋病这个名词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但在不少人眼中,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甚至一部分人谈“艾”色变。对于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而言,他们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从而做好艾滋病预防。


规范服药  延长寿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尚不可治愈。


市疾控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艾滋病尚无法治愈,但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使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延长。


2010年5月,年仅19岁的小王被确认为HIV感染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因家庭及自身原因,小王将户籍地及姓名变更,电话停机,一度处于失访状态。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多方查找,并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找到了他。


一开始,小王对治疗非常抗拒,疾控人员反复劝说,他终于答应继续接受治疗。那时候,小王体检查出CD4只有98个(由于HIV的攻击对象是人体的CD4细胞,因此CD4记数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这意味着,他已经是一个晚期病人。


为了让小王天天坚持服药,工作人员每隔一两天就要给他打电话嘘寒问暖,了解服药情况,逢年过节还自购慰问品到家里送温暖,查看服药情况。渐渐地,小王的服药依从性变高了,各项指数向好发展。


2019年12月,小王的CD4下降到70个,且病毒载量高达13043cp/ml。原来,小王感觉自己身体变好,就出去找事做,早出晚归,没有规律服药。


对于疾控人员来说,无异于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他们再次将该病例纳入重点管理对象,从零做起,再次进行依从性教育,让他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及不服药的严重后果。由于小王工作比较忙,每次领药都由疾控工作人员代为领取,送药到家。在疾控人员的关爱关心下,小王和他的家人进一步认识了规范服药的重要性。


2020年1月,小王的CD4上升到166个,病载结果未检出;2022年1月13日,CD4上升610个,病载结果未检出。


消除歧视  共同关爱


疾控工作人员表示,从小王的故事可以看到,艾滋病感染者只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也可以较好地生活,“没有机会性感染的话,他们的生活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血液传播。”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最可怜的是因为母婴传播被感染的孩子,他们生下来就是HIV感染者。依托‘三线一网底’机制,母婴传播这条线逐年减少,我市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出现过母婴传播病例。”


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除其本身危害,很多时候是因为其传播途径而导致的。


虽然艾滋病危害大,但是研究表明,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大可不必谈之色变。相反,人们应该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据了解,目前艾滋病发病率中,老年男性的发病比例相对较高。“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已经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相关宣传,但是老年人却很少拥有同等的资源或知识。”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年轻人应该帮助身边的长辈获取、解读相关知识和提高防范意识,帮助老年人成为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妮娜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