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看项目·民生实事暖民心”系列报道(十三)| 小小充电桩 改善“大民生”

雅安日报

2022-12-21

项目名片

智能充电桩建设


老旧小区,有人为充电架起“飞线”,或者把电池拎上楼;高层小区,有人把电瓶车推入电梯上楼充电……种种违规行为给小区居民带来安全隐患。


为切实解决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今年,我市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力争构建基本覆盖城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基础设施“百米服务圈”,持续优化提升精致城市建设。


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我市确定的2022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计划对符合安装条件的小区安装智能充电桩240个,计划投资资金72万元。


截至10月底,已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310个,完成目标任务129%,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民生现场

便民惠民  居民叫好


近日,在上坝路139号小区,居民朱林在楼前的充电桩处准备给电动车充电。刷卡后,随着一声电子音提示,电动车开始充电。


小区的电动车充电停放区约40平方米,一排排智能充电桩上设置了插座,可供24台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每个充电棚内有操作说明,每个插座上标明编号和二维码。陆续有居民前来,连接充电器、扫码、充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充满电后会自动跳停,可防过充。”充电桩技术人员介绍,该技术对电动车电池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一位小区居民说,以前充电得把车搬进楼里,或者把电池卸下来拿回家,特别不方便。通过消防安全宣传,她也明白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有专门的停车场和充电桩,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民心民声

增设一批充电设施


近年来,我市从群众生产生活堵点难点入手,直面问题、综合施策,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建设。


在推进过程中,针对现有住宅小区实际情况,住建部门引进第三方投资建设,采用“包干制”,由运营商负责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的投资建设、日常维保并承担相应费用。


运营商采用“计时收费”方式向业主收取日常充电费用;业主刷卡支付,支付方式便捷。根据小区大小和居民数量,每个小区安装1组10个或2组20个智能充电桩,每小时费用0.6元至1元不等,充满需3—4小时。同时,科学合理规划场地,建立电动车车棚,引进智能充电桩,为居民电动车找到“新家”,让电动车充电做到“人车分离,集中充电,自动断电”,消除因“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电动车集中停放也解决了乱停乱放的不文明现象,得到居民高度赞誉和好评。据介绍,我市还将推动增设一批充电设施:对于楼栋附近空间条件具备的小区,从楼栋每户电表统一布线到楼栋附近区域,增设充电设施;对于楼栋附近空间条件不足的小区,在小区公共区域见缝插针选址,设立一处或多处集中充电区域;对于集中停放的室内(含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场),单独安装用电计量总表,增设小区全体居民可以共享使用的充电设施;对于小区已经设置的市场化充电设施,可通过向市场公司协商购买,实施后期管理和维护;对于小区空间条件复杂的小区,在楼栋附近设置部分分表到户模式的充电设施,同时在小区公共区域另外增设共享模式或者市场模式的充电设施。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雨川


编辑:王茜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