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乡村振兴“接力棒”】汉源县古路村两任全国人大代表接力履职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3-03-03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2月24日,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某村民家门口,骆云莲向郑望春分享了自己当初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经验。说完,便一同入户,收集群众建议。


5年前,古路村党支部副书记骆云莲结束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5年后,古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望春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再过几天,他将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


骆云莲告诉郑望春,站位高,才能为当地的发展想得远、想得深,提出有份量的建议;进田间,才能得到每份建议需要的真实数据和群众的真切期盼。


当前,古路村已经脱贫,但要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过履职的接力棒,郑望春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次参会,他希望能及时带回新的精神,继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短短10年,古路村有了翻天覆地变化,这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时代印记,走出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从未停止带领群众逐梦小康的脚步。


郑望春(中)与骆云莲走访农户


骆云莲:跑出古路村脱贫“第一棒”


2月24日一早,记者乘车从雅安出发,一路上汽车随着山势蜿蜒前行,4个小时后到达古路村。这个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是汉源县最偏僻的少数民族村。   


原来这里叫“咕噜村”,因为村庄在悬崖顶,风把石头吹到大渡河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路,曾是古路村民心中的痛。村民曾用藤条钢梯,攀着绝壁上出行。2002年,政府出资、村民出力,开凿出一条长约5公里的“骡马道”,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


2013年3月,带着乡亲们的希望,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骆云莲,赴京参会。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骆云莲当面向总书记介绍了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骡马道硬化了,加装了安全护栏,修建了观景平台;新发展了核桃、花椒、脆红李等产业;绝壁上的神秘村落,渐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在骆云莲多方奔走下,2018年国庆,一条跨度750米的索道建成通车。40+1人的车厢,能满足村民运输物资的需要,“飞越”过去只需要3分钟。


这一年,古路村摘掉了“穷帽子”。踏上新的起点,村上成立天梯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卖起了腊肉、土鸡、石磨豆花、彝家“杆杆酒”等特产。村庄红了起来,节假日最高峰接待游客近万人。


也是在这期间,担任村干部的郑望春,带头开起了农家乐,投身乡村旅游热潮,成了致富带头人。2021年1月,在当选为古路村党支部书记后,他继续带着村民修建了生态停车场、火把广场,硬化了产业道路。


一点点的转变,让村民切实体会到了脱贫的喜悦。


今年年初,村民李其学发了个“低调”的朋友圈,桌子上放了一摞摞钱:我只证明我起半夜睡五更地努力奋斗,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象的目标,2023年还要加油奋斗。


“我是想低调,可他们都觉得我高调,”李其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我开农家乐、卖土特产,在骡马道拉骡子,一年的收入比过去几年都高,还得再努力。”


郑望春:握紧致富奔康“下一棒”


24日下午,古路村的活动室内,郑望春召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开会,就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进行讨论,为向大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做好准备。   


“我们组网络信号有时候还是不咋好”


“有些入户道路还得再硬化”


“应该让古路村有看头、有耍头……”


郑望春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发言。这几年,古路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不少短板,现有民宿接待能力不够,不少游客是一日游,旅游项目和服务能力都需要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增长,但仍然滞后。


怎么干?郑望春心里已有规划。此次参会,他关注的就是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以后我们还得走农旅融合的路,要围绕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大力推进民宿联盟,带动全村提档升级。”郑望春说:“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靠我们大家加油干。”


散会了,郑望春又和骆云莲朝其他村民家走去。望着远方的索道,骆云莲停住了脚步,对郑望春说:“你年轻又有文化,要把我们的心声更好地带到大会上去,把我们的感恩之情带到北京去。我以前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还没有做,我们一起走好乡村振兴路。”


汉源人大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婧

编辑:郑从伟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