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礼经典 赓续文化血脉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3-05-24

在中国古代,成人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男子满二十加冠,女子满十五及笄。


《礼记》云:“夫礼,始于冠。”


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5月21日上午10点,72名芦山青年身着汉服,在其父母师长及乡贤长者的见证下,于芦山文庙之前举行成人礼。


万仞宫墙是文庙最南面的建筑物,仞宫墙两边分别开有礼门和仪路,是进出文庙的门户,告诉大家进入此门便到了圣贤之所。




参加成人礼的青年经万仞宫墙,行仪路(男生)礼门(女生),入棂星门,过泮池、泮桥,于文庙大成殿外参加成人礼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文庙区别于其他庙坛的特色建筑之一是泮池,古时生员秀才入学第一天,由所在地方官领着绕泮池一圈,称为“游泮”,所以古时入学又称为入泮。


泮池上纵跨三路或一路半圆弧形的拱桥,称作泮桥或圜桥,又称作登瀛桥。中间泮桥的桥面及长度较左右两座稍大,是状元所走,榜眼和探花分别走左右两座泮桥。



随后,参加成人礼的青年,依盥洗、加冠及笄、礼酒、与者三拜、长者示训、冠笄作誓等成人礼序后,宣告成人。



乡贤长者示训中提到:


今尔等虽已成人,尚未成立,尤须勤勤修养,努力学习。


首则敬畏上苍,感恩自然。皇天后土,乃是万物本源。唯其遵从天意、顺应自然,人类方能长享太平,持续发展。


次则恪守孝道,报效双亲,牢记养育之恩、过庭之训;赡养其体,服侍其身,顺从其意,欢娱其心。重在生前奉养,免致身后遗恨。


三则热爱乡国,效忠人民。敬业奉献,不辞劳苦,载忠载诚,且贤且能。致力于社会之繁荣,矢志于民族之振兴。


四则继承传统,用以修身。先贤曰: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宁静致远,淡泊养心。忠而孝,仁而意,悌而友,信而诚,无论今古,放之四海而皆准。


“今天参加成人礼,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成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冠青年任蕤表示。


据清康熙及民国《芦山县志》记载:旧时,芦山老县城内有庙宇17座,承载了芦山千百年来的历史文脉和无数传奇,现今尚存的仅广福寺(已迁至佛图山)、姜公庙(原文化馆内,现汉姜古城姜庆楼后,供奉姜维)。在荡然无存的庙宇中,芦山文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流芳百世,赢得众口一辞、赞叹不绝、蜚声四方。


近年来,芦山县以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传承有效融于项目建设。依托深藏于老城闹市中的“文庙前身”,经过重建,使其成为芦山文化的一处“古老的新秀”,从而让古老的文庙建筑活起来,让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对礼的传承,归根结底是对孔圣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中国上古以来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文庙的重建,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重建中华精神文明、重整道德标准、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月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