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非遗也能“潮”起来
“答卷一年间”系列主题报道·坚定文化自信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在眉山市三苏祠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出重要要求。
一年来,我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雅安自古产茶,伴随着茶香,茶文明从这里发祥,茶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雅安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如今,雅安赋予茶叶新的时代内涵,让茶文化生生不息,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多魅力和风采。
蒙顶山景区千年银杏树下的“龙行十八式”表演 市文体旅局供图
茶叶香传承千年
2023年5月16日,2023年四川省非遗工作推进会暨川茶传承发展培训会在我市举行。会议旨在扎实做好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全面提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蒙山茶是雅安绿茶的代表,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使茶叶呈现出清香、鲜爽、醇厚、回甘等特点,也将雅茶品质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南路边茶作为雅安黑茶的代表,制作技艺独具一格,从采摘、杀青到蒸揉、渥堆发酵等,要经过30余道工序。整个工艺流程通过千百年无数工匠的继承与改进,形成独特的工艺,为雅安独有。南路边茶具有重发酵、后发酵、多次发酵、非酶促发酵、转色发酵等特点,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和牢固地位,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
每年3月,茶叶在润泽的环境中冒出头。
采茶人穿梭其间,手指起落,摘取最鲜嫩的芽叶。采摘的芽头在摊放8小时左右后,制茶人采用“三炒三揉一烘焙”的古老制法,炒制出一锅好茶。
“茶之美更在传承,茶之味更在融合。”两项制作技艺向世人展示着雅茶传承千年的奥秘——一代代制茶人的坚守,一代代制茶人对传统技艺的发展和创新。
多年来,张跃华、甘玉祥、李朝贵、卫国等一批制茶工匠成为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茶的历史底蕴。
两千多年前,吴理真在蒙顶山开启人工种植茶树的先河;如今,蒙顶山茶区依旧是涉藏地区最重要的茶叶供给基地,依旧是中国著名的名茶产区之一。放眼远望,雅安茶叶种植早已经跨过蒙顶山,成为雅安人的日常,更为千亿川茶产业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5月11日至14日,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40余家雅安茶企携代表茶品、技术和文化亮相。这是历年来我市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届茶博会,“雅茶”主题馆和企业品牌馆成为本届茶博会的一大亮点。
从“蒙顶山茶”成为四川省首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茶叶类地理标志类驰名商标开始,截至2022年,“蒙顶山茶”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十强,品牌价值达43.99亿元;雅安藏茶品牌价值22.04亿元,位列全国同类品牌前列。
“雅茶产业综合实力在全国走在前列,目前缺乏的是带动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认知度较大的骨干型龙头企业。”针对这一短板,2022年,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雅茶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光芒和生机。
茶文化焕发新生
6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黄金档播出。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蒙山派“龙行十八式”在节目中亮相。
从2000年开始,名山区通过培训“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人员、在学校增设茶技表演课程等途径,积极组织茶技表演队参加国内外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蒙顶山派茶技茶艺,传播蒙顶山茶文化。如今,每逢节假日,“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成为蒙顶山景区千年银杏树下的常演节目。
2004年,《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宣言》发布,明确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每年茶叶采摘季,也是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开幕之时。这项自2004年开始的“茶叶盛会”延续到今年,已经举办19届。
茶文化也为雅安文旅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近年来,我市成功打造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茶叶公园,持续举办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建成蒙顶山、红草坪、云台山国家茶叶公园等茶旅综合体,成为国内茶旅热点,茶旅融合发展水平领跑全国。
雅安对茶文化的传承远不止于此。
眼下,蒙顶山景区提升改造二期项目之一的蒙顶山佛禅寺茶文化沉浸式体验馆建设现场,3栋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雅安市博物馆的边茶藏马展厅里,记载了从汉朝到今天,雅安茶叶的发展历史,讲述了雅安茶叶与川藏往来的渊源;雅安市茶文化“中华茶文化(茶艺茶道)”进校园活动,将茶文化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引发未成年人学习茶艺的兴趣……
传承千年的茶文化,如今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茶在氤氲中展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鲁妮娜
编辑:郑从伟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