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天全、芦山三地交界处的飞仙关,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滔滔江面上,一座斜拉悬索桥横跨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与天全县始阳镇多功村之间。
这就是飞仙关桥,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桥专家们引以为自豪的杰作之一,也是康藏公路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在康藏公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古道、国道、高速在飞仙关汇聚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进藏第一桥 红星永闪耀
飞仙关千仞绝壁、奇峰突兀,大桥就矗立在穿峡而过的青衣江芦山段。高高耸起的龙门架正中,五颗红星闪闪发光,吊桥上“飞仙关桥”四个大字是刘伯承元帅书写。
大桥下,发源于宝兴的青衣江与天全河合流之前,自然天成的百余米宽河面,水流湍急,漩涡多,横亘成天堑。
望着奔腾的河水,让人不禁想要了解,是何人何时在两岸之间修筑起这样一座大桥?
1950年,毛主席向人民解放军发出“进军西藏”的号令,并指示“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为保证进藏运输畅通,当年9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决定修建飞仙关悬索桥。1951年5月,大桥建成通车。
飞仙关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完完全全的“中国造”。2011年2月,曾在湖南大学土木系地基基础教研组工作,后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执教,退休后在《桥梁》杂志编辑部发挥余热的李靖森教授发表文章指出,当年进藏筑路将士修建在飞仙关的此桥的正名是“三跨连续钢桁加劲悬索桥”,是迄今为止全国为数不多的三跨连续钢桁加劲悬索桥,也可简称“悬索桥”。
1972年,由川交一处07109工程队承建的飞仙关石拱大桥建成使用,飞仙关石拱大桥长173米,桥面宽8米。1996年,在大桥上游一侧进行了加宽,桥面宽度达到14.6米。
自此,通行了21年的飞仙关悬索桥“光荣退休”。
据芦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四川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飞仙关大桥位列其中。
守护一座桥 守卫国与家
在飞仙关大桥天全一侧,一个花岗岩碉堡非常引人注目。这座碉堡看上去约有两层楼高,六角形的外墙全由赭红条石砌成。顶端有三个半圆形瞭望哨亭,可以全方面观看四周。走近了才会发现,六面墙上没有一扇窗,但从离地十多厘米到最顶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小孔。
喜欢研芦山当地历史文化的李腾霄老人记得,这样的碉堡原本在桥的两侧各有一座。1996年,芦山县修建“金三角”综合市场时,碉堡在市场规划红线内,被拆除了。
徐龙的父亲徐德荣曾经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回到地方分配到当时的四川省养路总段。1975年,解放军从飞仙关大桥撤走后,经安排,徐德荣成为守桥班的一员。
徐龙记得,碉堡是木质结构,中间有一座楼梯盘旋而上,父亲那时候就住在上面。在桥墩下面,还有一座与碉堡相通的暗堡。
徐龙的记忆在天全县党史专家高纪志处得到了证实:“碉堡有一个入口,正中央有一根大柱,柱子四周围绕着螺旋状的木梯,就像一把大伞。第二层是楼板,只有几个小窗通风,光线不是很好,四周布满枪眼,枪眼内粗外细,向下倾斜。”
1975年,解放军从飞仙关桥撤军,驻守大桥的任务交给了四川省养路总段。当时与徐德荣一起驻守的共有12人,大多数都是退伍转业军人,除了守桥组的12人,还有一个养桥组。
“1986年,父亲退休了,紧接着父亲的同事也相继退休。1987年开始,就没有人守桥了。”2009年,徐龙的父亲去世,后来,徐龙又相继听说同父亲一起守桥的同事去世的消息。
深藏功与名 见证路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康藏之间没有公路,更谈不上公路桥,进藏入滇的物质运输只能通过峡谷深渊中的茶马古道来完成。从雅安到甘孜州全程200多公里,到处是悬崖峭壁,江河纵横,险要的地段除飞仙关外,还有禁门关、紫石关、大崩流……
昔日的茶马古道已成为历史的遗迹。
当年,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建桥,军民群策群力,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集体智慧,团结协作,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让天堑之上一桥如虹畅通无阻。
现在,雅安境内连接318国道的公路桥梁大大小小三十多座,如飞仙关大桥、禁门关大桥、紫石关大桥……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蜿蜒向西。
2020年,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如今,飞仙湖宽阔的水面上,川藏铁路建设一片繁忙。有专家估算,川藏铁路开通运行后,拉萨至成都的乘车时间将有望缩短至10个小时,雅安到拉萨的时间会更短。这也意味着,川藏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从逐渐湮没于历史中的茶马古道、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景观大道的318国道,到连接西南西北的G4218雅叶高速,再到正在修建的康藏铁路,交通变化日新月异,一座桥一座碉堡也默默见证了70多年来川藏间的交通变迁。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妮娜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