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盈枝 棉城巨变——“9·5”泸定地震一周年石棉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报道(上)

雅安日报

2023-09-05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2022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给毗邻的石棉县带来重创,山崩地裂、路断房塌。大地裂开伤口。


一年后的金秋九月,石棉县草科藏族乡、王岗坪彝族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等乡镇山青水明、瓜果飘香,整个棉城大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回望过往,感慨萦绕心间。地震发生以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果断响应、迅速集结,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震后1个月零4天,市重建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统筹抓好复学复课、复商复市、复工复产、稳产保供等各项工作,积极组织群众互帮互救、生产自救,帮助各类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特别是推动王岗坪、田湾河等景区边恢复、边提升、边开放,积极营造雅安依然美丽、依然安全的形象。


大渡河奔流不息,一路见证重建的历程,一路分享重生的喜悦,又孕育出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大渡河畔新房立

    

在“9·5”泸定地震一周年之际,石棉县三个重灾乡镇之一的新民藏族彝族乡(以下简称:新民乡),马厂村重建户张仕华分到了新房,即将开启在新家的新生活。


“新家一共两层,很漂亮!”“周围的基础设施很完善,很满意!”“新房抗震性能进一步提高,很安心!”三个“很”代表了张仕华内心的感激之情。


一年来,雅安灾区无数个像张仕华一样的受灾群众,共同经历了从惊慌失措,到迅速稳定,再到满怀希望的心路历程。


走进马厂村1组的集中安置点,应急避难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快修建,依河而建的房屋掩映在一大片黄果柑林里,分外好看。该安置点安置了32户117人,在全县8个(已全部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中,最早实现分房。


同样分享着分房喜悦的,还有新民乡农乡村2组的刘方蓉。作为全县首个搬新家的重建户,她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灾后重建带来的生活变化。

“从倒房到搬进新房,仅用了99天,这放在地震之初,我们想都不敢想。”如今,住着占地75平方米的平房,切身感受着政府提供的贴心服务,刘方蓉说:“资金困难有灾后恢复重建的贷款,建材价格也有政府管控,质量监管还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前来指导……这样的重建才有‘温度’。”


灾后恢复重建,农房重建是首要任务。为了严把农房重建建设标准,石棉县印发了《石棉县“9·5”泸定地震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技术指导手册》《石棉县农村住房建设通用图集》等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监管。并对集中安置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组织相关专家联合县重建委各工作组进行深度配合。


在农房重建选址过程中,石棉县严格落实“八避让”,主动避开行洪区、地灾隐患区、地震断裂带、公路界、高压线、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发展规划区,围绕点位选址、服务配套、功能布局等重点方面,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实地勘察选址800余人次,确保群众居住安全。


“为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充电赋能’,我县落实11名相关专家,到各乡镇、街道巡回指导农房重建,并持续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目前已培训两期400余人。”石棉县重建办专职副主任罗瑞介绍,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主动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测,确保红砖、砂石、水泥、钢筋等重点建筑材料稳价保供。


与新民乡隔大渡河相望,全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王岗坪乡旅游集镇建设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运输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加紧施工,一幅大干快上的抢工期画面。


“搬新家咯!”8月29日,美罗镇方元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13户43人迎来了集体搬家入住仪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群众聚在一起欣赏美罗舞狮、锣鼓秧歌、彝族舞蹈等节目,欢欢喜喜住进新家。 


同样,早已对新生活做出规划的,还有草科乡田湾河村2组重建户罗存兵,今年5月顺利搬进新家后,次月他就抓住了时机,利用闲置房屋开起了小卖部,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草科乡田湾河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对散户重建的房屋进行风貌打造,为今后的旅游发展做好准备。”草科乡党委副书记王伟博说。


截至目前,石棉县15089户维修加固已于春节前完成;1402户原址、异址自建房主体已全面完工,已搬新入住1399户;1265户购房、231户投亲安置已全面完成。


大渡河畔,新房林立,住进新房只是一个开始,坚强的石棉儿女正在努力创造崭新美好生活。


城乡处处产业兴


金秋九月,“重妆”归来不久的王岗坪景区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到来。新增的牦牛古城、天空之境、“C位”观贡嘎等景点,让震后重建的景区更加亮眼。自今年4月28日举行王岗坪景区恢复开放启动仪式以来,景区以四川省象棋大赛、王岗坪摄影大赛、森林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引流,带动全县景区实现全面恢复运营。


“这个离‘蜀山之王’最近的观景平台,不仅能清楚看到日照金山、日照银山等奇观,还能清楚看到贡嘎群峰,更能领略到杜鹃花海、金山夕照、云瀑云海等美景。”启动仪式当天,乘坐雅安熊猫旅游专车前往王岗坪景区观景的游客王女士说。


“我们要用最好的服务,把游客迎回来!”恢复开放后,王岗坪乡王岗坪集镇的民宿、餐饮店老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重新开业后,他们表示,一定要抓住重建机遇,想方设法留住游客。


据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王岗坪景区接待游客1.6125万人次,同比增长8.32%;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1.44万元,同比增长 16.18%。


趁着王岗坪景区恢复开放的良好势头,石棉县同步推出安顺场景区红色文化展演、孟获城景区露营风筝节、乡村振兴采摘等活动,全面展现文旅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益发彰显“上山观贡嘎,下山泡温泉,沿途受洗礼,进城吃烧烤”的石棉文旅特色。


今年8月12日,在石棉县棉城街道世纪广场,一场以“清凉益夏·石棉好玩”为主题的2023石棉首届烧烤啤酒节拉开帷幕。以烧烤为媒、以酒会友,诚邀广大游客前来饮美酒、品美食、逛夜市、看演出,共享夏夜狂欢。


文旅产业的快速恢复只是其中之一。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市坚决扛牢重建主体责任,坚持市县一体谋划、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统筹项目规划、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工作,加快打造“样板”和“典范”。


王岗坪景区在今年“五一”前恢复开放,是省、市重建委确定的“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任务和标志性成果。在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石棉县把与群众就业和增收密切相关的旅游业恢复作为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文旅产业恢复重建专项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强化督导,着力打造文旅产业重建典范、全国文化和旅游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


镜头转向王岗坪景区山脚,在王岗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成熟的玉米正待采收。一旁,采收机转动着齿轮忙采摘,另一旁则是正在修建的观光游步道、农事瞭望台。园区打造完成后,将朝着现代农业迈进一大步,还能实现农旅融合的发展目标。


坚持以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是石棉县按照“农业+旅游”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结合产业重建实际,石棉县已规划实施王岗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生态牧场暨生猪养殖小区、生猪保供基地及能力提升恢复等总投资达2.63亿元的6个重建项目。


产业兴则发展兴,产业旺则底气足。震后这一年,石棉县以产业发展为重,努力朝着从“产业恢复”到“产业振兴”的方向前进。


在助企纾困解难方面,石棉县持续落实38条助企纾困举措,开展工业提升、消费复苏等十大超常攻坚行动,千方百计把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自去年9月6日起,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到10月下旬,石棉县52家受损工业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商贸流通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受地震影响,企业部分设备设施变形、移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开展自救,抢修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前来检修,调试设备设施。”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环锌锗公司)企业文化主管倪丹说,震后,企业经过两天抢修便恢复生产。


克服了暂时的困难,四环锌锗公司迅速恢复生产。如今,该公司正朝着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生产步伐。


震后这一年,石棉县顶住压力、狠抓发展,顺利实现全县产业经济有力有序有效恢复。


守护民生幸福路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守护人民的幸福。为了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震后一年来,石棉县千方百计多向发力,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


“9·5”泸定地震后,石棉县24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为全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石棉县教育系统抢抓时间节点,规划2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重建投资1.889亿元。


“为确保师生9月正常开学,我校与施工单位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施工集中在暑假期间,并安排教师现场负责施工监督,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石棉县新民乡中心小学校长毛建说。


据介绍,石棉县已完成希望小学、联合小学、向阳小学等学校20个改造加固项目,让全县16.64万平方米的校舍和4.98万平方米的运动场更加稳固、安全。


同样热闹的建设场景,还能在石棉县王岗坪乡中心小学、王岗坪乡中心幼儿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天气渐凉,工人们却挥汗如雨,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进一步推进,基础施工及隔震支座安装已经完成。


这两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均在原址进行恢复重建,其中,王岗坪乡中心小学设计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建成后,可容纳12个教学班540名学生就读;幼儿园可容纳6个班180名幼儿就读。预计明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


“目前我校师生在原先锋乡小学校址异地复课,师生们都非常期待新学校建成,都想尽快回到新学校上课。”看着稳步推进的建设项目,王岗坪乡中心小学副校长毛成军已有了盘算,“整体的办学规模和设施相比以前有较大提升,对于学生们来说,上下学会更加方便。”


在守护孩子们“求学梦”的同时,石棉县还在努力实现群众的“就业梦”。


今年3月1日,四川省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地震灾后援建就业帮扶(石棉县)专场巡回活动在王岗坪乡挖角村游客中心举行,来自成都、眉山、攀枝花、雅安等地的68家企业现场提供3600余个岗位,扎扎实实推进受灾群众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


当天,带着同村十余名村民前来求职的挖角村村民曹贵清感激地说:“政府搭建的就业平台太重要了,通过参加石棉县人社局组织的技能培训班,我学习电焊技能并顺利通过考试,有了技术傍身,找工作不发愁。”


今年以来,石棉县通过开展“送岗入乡暨园区企业就业援助现场招聘会”等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岗位5700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300余份;积极出台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帮扶保障方案,设立“就业招聘服务点”,开展“天天招聘、周周送岗”活动18次,提供岗位1600余个。


在石棉县,像曹贵清一样的受益群众还有很多。针对受灾乡镇,石棉县新增设了129个公益性岗位,还通过开展3个班次的焊接基础培训和1个班次的乡村电器安装与维护培训,帮助受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建立整村整组搬迁就业帮扶台账,涉及群众267户1089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和联系回访,确保整村整组搬迁家庭户至少1人就业,实实在在把岗位、技术送到群众身边。


“我们还根据就业形势和群众需求,逐步开展了母婴护理、中餐宴会摆台、石棉烧烤、枇杷栽培管理、建筑工匠等技能培训。”石棉县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廖霞涛说。


为了守护群众的“发展梦”,震后,石棉县通过县属国有企业收购灾区群众畜禽、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减少群众经济损失850余万元。与省内外20余家中药材经销商和石棉县境内11个经营主体对接,通过“互联网+”网络平台和经销商就地收购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销售重楼、佛手柑等农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0.5万元。


守护群众的“健康梦”,石棉县针对“9·5”泸定地震造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受损情况,规划5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重建投资1.38亿元。


守护群众的“出行梦”,石棉县大力开展10个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26.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6.52亿元。组建石棉县“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交通设施重建专班,专职负责交通设施重建专项实施方案编制、项目推进、督促指导等各项工作……


金秋九月,硕果压枝,震后石棉正翻开崭新的一页。


即将完工的石棉县新民乡海耳书院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丹 郝立艺

编辑:魏玲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