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上的“麦”络

雅安日报

2023-10-22

雅安不盛产小麦,但在我国小麦育种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以雅安城市命名的小麦品种——“雅安早”,改写了四川人的一日三餐。


1956年9月,四川农学院正式在雅安独立建院。从此,小麦专家们在雅安这片热土播撒下一粒又一粒希望的种子,守望着麦田。


在川农大的小麦种质资源库中,常年保留着数万份麦类作物种质资源。这些资源加上一代代川农大小麦人的不懈努力,让川麦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颜济先后培育出“雅安早”、“竹叶青”、“繁6”、“繁7”等小麦品种 为四川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打破国外品种“一家独大”的局面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口粮”之一。


四川盆地阴雨多、日照少,对于小麦种植来说,自然气候条件远没有河南等地好,然而四川盆地却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


去年,四川小麦播栽面积不到900万亩,较“十三五”开局之年的1632万亩,减少了近一半,但是产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水平。


这背后,小麦育种、栽培的科研力量功不可没。


说起四川小麦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雅安早”,提到“雅安早”,就要从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植物学家、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奠基人、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小麦研究所首任所长颜济的故事说起。


抗战前,四川种植以“成都光头”为代表的地方品种,小麦产量每亩只有50~10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小麦主栽品种是从意大利引进的“阿波”,每亩产量达到了150~200公斤。


产量上来了,但是小麦却出现了严重的条锈病与倒伏情况。


从战火纷飞中走来,见了太多饥肠辘辘的场景,当颗粒无收成为常态后,颜济下了决心——一定要摘掉小麦低产的帽子。


颜济高大挺拔的身躯常常穿梭在乱如杂草的麦田中,每次回家,他的妻子植物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杨俊良看着他裤脚和鞋子上沾满了难看的“铁锈”也很无奈。她知道,丈夫的眼里只有“病恹恹”的小麦,这满腿的“铁锈”就是病因所在。


在雅安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颜济找到了方向——他以地方品种为基础,进行矮秆抗倒、抗病的系选,同时引进国外新的种质资源,施行杂交育种。


看着农场中的小麦从青翠转为金黄,小麦直挺挺地立着,麦穗上挂满了饱满紧实的麦粒。从麦田中走过,裤脚上偶尔会沾上几片残叶,衣角上会留几根麦芒,难看的“铁锈”就这样神奇地消失了。


颜济脸上一贯的严肃逐渐消失,骨子里的浪漫再也藏不住。


1962年,他以雅安这个城市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麦品种——“雅安早”。


随着育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又将穗大粒重,浑身金黄的新品种命名为“大头黄”。


他见新品种在生长期时叶子青翠,株型如剑,他又给这个新品种取名为——“竹叶青”。


这些新品种不仅是四川自己育成的第一批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而且与当时引进的意大利良种“阿波”在四川“平分秋色”,播种面积各占1500万亩左右,打破了国外引进品种在四川“一家独大”的局面,且亩产达到了250~300公斤。让四川小麦生产,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川农”号小麦


创造一个新品种,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场窗外繁华万千与室内单调孤独的博弈。支撑一代代小麦育种人不断前行的,是基于骨子里的倔强。


在与小麦育种打交道的70多年时间里,一代代川农大小麦育种人在颜济的影响下,一直在刷新“不可能”。


在1967年以前,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任正隆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但是,数学不能解决他自己和农民的饥饿,在现实面前,他转而学习农学。


在彭县(今彭州市)长达十年的知青生涯里,任正隆结识了开展下乡服务的四川省农科院老师万安良、覃明权、何明。任正隆的刻苦深深感染了几位老师,他们为任正隆找来了农学教材。


任正隆一边学习,一边教农民种地。


一开始,当地老百姓都觉得这个书生气非常浓,且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知青是“瞎闹”。土地不会骗人,当高产的结果出来时,任正隆也被村民称为“一个有文化的农民”。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任正隆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川农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


后来,任正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小麦和黑麦小片段易位的概念和证明小片段易位的存在。根据这些理论,培育了一大批小麦抗病高产新材料,这些新基因新材料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南方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也是其后来培育的“川农”号系列小麦新品种抗病性的遗传基础。


这一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九五期间中国自然科学重大科技成果”。


2003年,“川农17”在眉山市彭山县(今彭山区)最高亩产量近650公斤,创下了成都平原上的高产历史纪录。时任彭山县粮食局负责人的李金华记得,2003年,他送“川农17”和“川农12”小麦到四川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化验其湿面筋含量时,第一次化验结果:“川农l7”湿面筋含量超过35%,“川农12”湿面筋含量接近40%,这一结果让化验人员根本不相信,甚至怀疑在化验过程中出了差错,因为四川本地产小麦还没有达到过这么高的面筋含量,从河南购进的优质小麦也没达到过这么高的含量。经过多次重复化验,结果基本一致,他们这才信服。这证明了“川农”号小麦可以用于面包加工产业。


2011年,“川农”号小麦从雅安等地的实验基地走向川蜀大地,在省内大面积推广,占全省三分之一,整个西南地区四分之一的份量。


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科技力量


曾经,吃上白面在四川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农民家庭中长大的川农大小麦育种专家伍碧华至今仍能记得粗糙面粉加开水搅拌后入喉的刺痛感。


“那个时候的布叫‘洋布’,连粮食也姓‘洋’,我就在想,太憋屈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中国粮?”伍碧华不断加快的语速中可以听出,改变这样的现状,是与刻在骨子里的坚强一样重要的事情。


2007年,伍碧华利用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引进的新品种“川育23”与从四川省农科院引进的优良品系“B1291”进行杂交配组选育“蜀麦133”。


直到2017年,“蜀麦133”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再到2022年通过国审,历时15年之久。


不少育种专家穷其一生,都在期待与优秀品种来一场“偶遇”。


15年的时间里,伍碧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夏季,每天一大早就到地里干活,到天黑时还在地里忙碌。秋季,抢收时深夜还在麦田中。播种时摔伤的膝盖,成了走路时一瘸一拐的陈年顽疾。


伍碧华曾无数次怀疑自己,但又无数次说服自己。终于,这份倔强的坚持在国家两年区试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1位,平均亩产395.1公斤,一举夺得四川白粒小麦产量“桂冠”。不仅如此,“蜀麦133”还兼具了抗冻、抗病、抗逆、抗穗发芽以及耐湿耐寒的特性,是一名“全能型选手”。“蜀麦133”成熟收割时,青绿的茎叶还可收作青贮饲料。一次投入,“粮、草”双收,“种、养”同行,这是“蜀麦133”的终极大招。


打开川农大小麦研究所的简介可以清晰地看到,“蜀麦133”只是众多优秀品种中的一个。


川农大小麦研究所培育了“川农16”、“良麦2号”、“蜀麦969”、“蜀麦51”、“滇麦1号”、“滇麦2号”、“蜀麦921”、“蜀麦126”、“蜀麦137”等众多新品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其中, “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获得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虽然小麦育种工作千难万险,但阻挡不了小麦育种人创新进取的步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科技力量。”川农大小麦研究所副所长江千涛表示,在数十万基因排序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小麦的用途会更广、品质会更优、产量会更高。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月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