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理健康 携手共同成长
——我市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
专家讲座内容选登
培训专家:张炳智
主讲内容:《促人格健全享美好人生》
张炳智
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
一般说来,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导致对于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等表现出明显的适应不良,患者自己和周边的人往往都会较为痛苦,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人格障碍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人格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回避型、边缘型、强迫型及其他类型。
作为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宽容、鼓励、称赞、公正中长大,在接纳和友谊中成长,让每一个孩子不仅爱人,也爱世界。
培训专家:刘国惠
主讲内容:《教师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刘国惠
面对压力,有所焦虑是正常的,但焦虑的程度有大有小。人们往往会夸大潜在的威胁或损失,或者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而产生不切实际的焦虑。
很多教师不仅在工作时压力巨大,在工作外的闲暇时间还会继续因各种压力而感到焦虑。有的属于短期压力,比如准备公开课,即便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之前依然会不断感到焦虑;有的属于长期压力,比如学校要追求升学率,考核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些教师每次想起这一问题就会焦虑。
过大的压力会给工作和个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适度的压力对工作和生活是有益处的。同样,尽管焦虑被看作是一种不良情绪,但应该指出的是,焦虑感是大脑给予我们的一种提醒,它提醒我们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并不断督促我们前进。焦虑障碍包括分享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写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精神障碍必须是出现社会功能受损,这种疾病才能成立,无论它有多少表现,如果没有社会功能受损都不是精神障碍。
作为教师,不仅要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还要应对学生出现的情绪问题。
运动、规律作息和饮食、药物治疗是教师应对焦虑的最好办法。此外,进行心理咨询也是缓解焦虑好方法。心理咨询包括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认识行为疗法、动机面询、焦点解决短程治疗、人际关系疗法(心理治疗中的人际关系)、正念减压、延迟暴露疗法、积极心理学、家庭治疗、团体咨询等。
培训专家:曾露
主讲内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干预及家校沟通》
曾露
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了锅,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去努力。
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一般父母中有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特别是妈妈情绪不稳定对孩子影响特别大。对于青少年来讲,焦虑和抑郁更为突出,自杀已经成为年轻人死亡的第五大原因。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和幸福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为了帮助青少年及时获得心理帮助,家长和老师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简单将异常归结为青春期叛逆,更不要急于批评指责,给孩子贴上脆弱、懒惰、失败等标签。
作为心理辅导教师,一样存在焦虑情绪。教师如何知道儿童青少年正面临或忍受着心理的困苦?可通过日常观察、心理测量、班级心理委员报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报告(心理咨询中心)、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发现(家校沟通)、学生自我求助发现(学生求助)、排查发现(重点人群排查)等方法,发现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与生理疾病的治疗相比,目前社会上关于心理疾病治疗的资源相对欠缺,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家长对此的了解也较少。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家长很难分辨和选择。因此,家校沟通中学校有必要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包括具体的医院、科室的选择等。相关部门要开通心理危机学生转介的绿色通道,学校可以经由绿色通道为学生预约挂号,并开具转介单,为家长带孩子接受专业治疗提供便利。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代庆
编辑:高菲菲
审稿:程普 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