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芦山县的色彩斑斓绚丽。蓝天、白云、翠色、彩林,交相辉映,一幅多彩迷人、生态和美的画卷铺展开,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皆呈现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景色,市民在青山绿水中悠闲居住,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正在快速崛起。
近年来,芦山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引领,不断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不断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亮点,全力走好生态保护“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相统一、相促进的绿色发展道路,成功创成省级生态县,先后获得四川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四川生态气候康养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生态园林县城等荣誉。
飞仙关4A级旅游景区 芦山县文体旅局供图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野生动物“走近”群众生活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天府之肺”的重要组成部分,芦山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2%,是横断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之一。
在亚热带季风的洗礼下,这里雨量充沛,是青衣江上游的一片康养胜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镌刻出了芦山的壮丽山河,而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则为它增添了灵气。芦山县域面积的44.7%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境内有大熊猫、扭角羚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0余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其中有野生大熊猫28只。
芦山县有532.8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其中,核心保护区315.98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216.75平方公里,涉及大川镇、太平镇和宝盛乡三个乡镇,是连接邛崃山—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廊道,对于连通相互隔离的大熊猫栖息地,实现隔离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月5日,在芦山县大川镇,野生大熊猫再次下山“串门”,造访当地农家。这是继2022年12月13日在大川镇三江村野生大熊猫下山活动之后,时隔20天再次发现野生大熊猫踪迹。
视频中,大熊猫在前面慢悠悠走动,一点也不怕生,仿佛在寻找食物,随后便停下来休息。
据当地村民牟女士介绍,这只大熊猫在1月4日的时候曾到访自己妈妈家的后院,1月5日又在离自己妈妈家3公里远的村民家门口出现并被摄像头记录下来。
“因为我们这边是大熊猫栖息地,所以大家平时看到了也不会去打扰它,它也不怕人,看到我们后就慢悠悠地走。”牟女士说。
大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地,大熊猫下山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这里就是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是很常见的,老百姓的保护意识也都很强。”
除大熊猫外,藏酋猴、林麝、毛冠鹿等珍稀野生动物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频频现身。
近年来,芦山县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系列工程,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优良的生态让动物不再“隐居深山”。每年都有群众和摄影爱好者多次拍摄到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白鹭等,野生动物“走近”群众生活。
擦亮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一座城市的灵气往往藏在公园里。生态景观优美、“城市氧吧”清肺,家门口的公园已成为芦山人游玩、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暖阳下,在公园里散步、玩耍的芦山人随处可见,家住德沁苑小区的李兰就是其中一位。每天领着孙子来体育公园玩耍,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占地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是芦山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之一。该公园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要特色,兼具健身休闲、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多重功能,新建设施包含休闲运动区、儿童无动力游乐设施等,还在场地内设置了民俗文化活动区——“草帽花灯”戏台,充分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
“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带着孙子来公园逛一逛。现在芦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建设得这么漂亮,大家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谈话间,李兰不时举起手机,记录下孙子快乐玩耍的时刻。
公园建设是芦山县致力生态保护、助力人居环境“提颜增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芦山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资源转化,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农文旅融合发展相统一,生动演绎了灾区恢复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嵌合的“芦山实践”。
“从致力生态保护方面来讲,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芦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61万亩,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27%,8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成功打造“青衣芸谷”“鱼跃龙门”“龙兴之野”等农旅融合示范节点,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3.5%。
在致力生态修复方面,实现从灾害多发到宜居家园。具体而言,芦山县突出抓好生态修复、灾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5.01%,打造飞仙湖“山水林田城”等复合生态系统10个,将原有685个地质灾害点销号至75个,森林覆盖率由震前73%提升至78.2%,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转变为欣欣向荣的美丽家园。
就致力生态转化而言,实现从重建发展到绿色振兴。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形成以锂电负极材料、现代绿色纺织为支柱的“双轮驱动”绿色低碳工业体系,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9.75亿元。另一方面,擦亮绿色生态品牌,芦山青黛、芦山甜茶等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农产品获得“二品一标”认证。
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芦山的发展新动能。步入芦山县城,佳木繁荫,亭台玲珑,一湾碧水……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幅文明、美丽、幸福的生态画卷在姜城大地徐徐展开。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雨莎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