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重灾区不负使命 强渡大渡河不负人民——市应急管理局在抗震救灾中诠释使命和担当

雅安日报

2022-09-28

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雅安市4个县(区)、38个乡镇(街道)受灾,与泸定县相邻的石棉县遭受重创,山崩路毁、屋塌树倒,草科藏族乡、王岗坪彝族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一度失联。

    

面对突发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以最快速度启动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自然灾害一级救助应急响应。

    

市应急管理局闻令而动、逆向而行,立即启动雅安市应急管理局突发事件行动方案,组建前后方13个工作组,高效联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冒着余震逆行重灾区,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灾害监测、风险防控、物资保障、灾损评估等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运应急通道建立后飞舟渡库区         本报记者  郝立艺摄6.jpg

水运应急通道建立后飞舟渡库区 郝立艺 摄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一线救援争分夺秒

      

地震发生后,作为前方工作组之一的抢险救援组,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余震不断、塌方不停,通往王岗坪乡的省道217线被山体垮塌阻断。抢通需要时间,但5日下午王岗坪乡用卫星电话传递出来的消息非常紧急:王岗坪乡有大量伤员需要转运救治。

    

绕开塌方区、飞舟渡库区,要用最快速度打通县城到王岗坪的救援通道!

    

市应急管理局紧急协调相关救援队伍,调集冲锋舟、采砂船、海巡船等舟艇。当晚,夜色茫茫的大渡河上,水上运输航线率先开辟,医护人员搭载第一艘快艇抵达王岗坪乡并迅速展开救治。

    

救援工作在水上通道高效展开。大渡河上舟艇疾驰,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快速进入灾区,受伤群众及时转移,生动诠释新时代的“强渡大渡河”壮举!


市应急管理局赴受灾地区查勘灾情0.jpg

市应急管理局赴受灾地区查勘灾情

    

从王岗坪乡到草科乡,道路沿途垮塌更为严重,道路中断、通信中断。前往草科乡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水路到达王岗坪乡后,再徒步6至8小时跨越多个塌方危险路段。

    

救灾刻不容缓,建立空中生命通道成为救援草科乡的最优选择。

    

9月5日17时,前线指挥部把空中协调、转运伤员、运送物资的艰巨任务交给市应急管理局。抢险救援组迅速协调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调集救援直升机5架赶赴石棉县,当晚完成集结。9月6日7时,第一架直升机起飞,空中救援通道开通并高效运转。随后20天时间,经空中通道从3个受灾严重乡转运伤员51名、群众115人,投送救援人员144人次,各类救援物资约93.5吨。

    

水、陆、空三线推进,立体救援,为灾区群众战胜灾难凝聚无穷底气和信心。

    

省应急管理厅调度支援的大型高空全网通信无人机、翼龙大型固定翼应急通信无人机、D2000无人飞行平台等高科技装备投入实战,为前后方指挥部“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救援”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人员伤亡重、设施损坏重、房屋损毁重、塌方堆积重、次生灾害隐患重和灾情摸排难、转移安置难、抢通保通难等灾情现状,市应急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历时7天168个小时,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和部分县(区)应急管理局抽调的精兵强将40余人奋战在一线。他们通宵达旦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全力以赴协调各方力量开展救援,夜以继日收集统计上报灾情数据,高效统筹道路、通信、电力保畅保通,全面准确同步推进灾损评估工作……


后方工作人员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工作1.jpg

后方工作人员统筹协调抗震救灾工作


始终坚持科学统筹、高效调度

应急应对快速有力

    

地震发生后,国家、省、市、县迅速调集各类专业救援力量45支2200余人赶赴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搜救,紧急设置集中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

    

一时间,“应急蓝”来了,“橄榄绿”来了,“消防橙”来了,“天使白”来了,“志愿红”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的紧急生命大救援迅速展开。

   

结合抢险救援工作实际,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制定抢险救援实施方案,合理部署救援力量,迅速完成石棉县12个乡镇(街道)多轮次、全覆盖搜救排查。

    

快速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按照“1+1+3”工作协调部署,建立由一个救援协调指挥部、一个信息报送机制、三个救援分指挥部(水运、陆运、空运)协同作战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坚决做到每个点抢险救援任务与救援队伍优势匹配,力量充足,物资输送、伤员转运快速高效。

    

在持续搜救过程中,市应急管理局按照“专业救援力量为主、属地力量为辅、社会力量协同”的原则,固定专业救援队伍携带专业救援装备实施“一对一”救援,调动最强救援力量对受灾较严重的三个乡镇开展重点救援。

    

空中救援方面,建立与省市县联合指挥部、重灾区、空中及地面的全方位信息联络沟通渠道,理顺协同机制,实施精准救援、准确投放,确保抢险搜救、伤员转移、空中救援、物资投放有力有序进行。

    

水路救援方面,由解放军、消防、海事等单位分别负责新民到王岗坪、大岗山到草科乡爱国村、大岗山到湾东大桥水上运输任务。截至9月25日17时,三条水路共计出动1100余船次,运送人员6600余人次,物资20余吨。

    

在各方力量挺进灾区的同时,市应急管理局切实做好救援队伍管理。一方面,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抢险救援组每日通知并收集每支救援队伍核酸检测情况,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另一方面,协调做好救援队伍归建工作,截至9月25日17时,已撤离专业救援力量及社会救援力量39支2100余人。


应急工作人员徒步进入灾区保障应急通信2.jpg

应急工作人员徒步进入灾区保障应急通信

        

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细致全面

过渡安置灾后恢复有序推进

    

用最快的速度搜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群众的同时,还要全力安置好受灾群众。

    

市应急管理局始终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重点之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转移安置。

    

第一时间调拨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衣裤、防潮垫、彩条布等救灾物资6.4万余件(套)。9月5日当天,受灾群众应转尽转。第二天,受灾群众都吃上了热饭、住进了帐篷、睡上了折叠床。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安置工作4.jpg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安置工作

    

为确保安置工作开展有序有效,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研究过渡安置方案,组织县、乡、村全覆盖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建立房屋受损、四类人员安置、闲置资产、安置意愿“四本台账”,高质量做好临时安置,确保受灾群众有热食供应、有床铺睡觉、有衣服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临时住所、有病及时得到治疗,实现了“安得下、稳得住、能满意”的工作目标。

    

严防次生灾害是抢险救援之外的另一个范围更大的“战场”。市应急管理局按照“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区”的原则,始终把防范次生灾害抓紧抓实抓牢,组建安全生产工作组,组织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加强地震、地灾、气象、水文监测预警,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坚决避免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市应急管理局坚持“边救灾、边统计、边完善”的工作方式,一手抓抢险救援,一手抓灾损评估,组建灾损评估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反映灾情实际,为科学重建打牢基础、提供支撑。


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组织受灾群众转移5.jpg

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组织受灾群众转移

    

震后第三天,石棉县工业园区企业相继恢复生产;震后第四天,三个重灾乡场镇商户基本恢复营业;震后第八天,王岗坪乡挖角村石棉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收割机开始抢收玉米,灾区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9月15日18时,我市终止市级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市应急管理局工作重点随即调整——督促指导次生灾害防范、持续做好过渡安置、全力做好灾损评估……

    

回望地震后的日日夜夜,雅安应急人在生死关头,危难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书写着“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时代答卷,他们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的应急铁军!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阳阳

编辑:卫葳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