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 传递温暖——记2015年四川省劳动模范袁文娟

雅安日报

2022-04-29


袁文娟今年38岁,2008年至今,她在农村以儿童之家、童伴之家为阵地,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为他们解决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从儿童友好家园到友好家园,袁文娟一干就是14年。服务群体从儿童及家长,拓展到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社会组织名称在变、服务群体在变,不变的是她一直用无私的爱,帮助更多的人。


为少年儿童撑起一片天


“其实,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我舍不得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说起从事的社工工作,袁文娟说。作为芦山县友好家园负责人、芦阳街道大同村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袁文娟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


2008年,芦山县妇联争取到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落户芦山,正是这样的契机,让袁文娟与社工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袁文娟24岁,从外企辞职在家。看到招募志愿者为当地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震后心理抚慰等社会服务信息后,她及时报名参加。


袁文娟说,当时,因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加上活动项目少,当地此前没有类似的服务,许多家长不信任,导致参与人数不多。


为吸引更多家长和孩子,袁文娟和其他志愿者,除了参加专业培训,还加强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很快掌握了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设置不同服务内容等相关知识,比如学龄前儿童,以做游戏为主进行生活、安全知识传授;对年龄稍大的学生,则开设防灾减灾、逃生技巧、手工制作等课程,增强实用性。


在袁文娟看来,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很重要。为此,她常和同事一起入户走访,尤其要到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了解情况,介绍参与培训的重要性。经过努力,带着孩子到儿童友好家园听课的家长多了。经过专业培训,家长也逐渐意识到管教孩子不能只是简单打骂或训诫。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孩子从不听话到听话懂事,袁文娟感受到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坚定了要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决心。


袁文娟(中)带领孩子们画画


种下爱的种子


除开设日常课程外,袁文娟还注重从孩子言行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儿童友好家园开园不久,来了一名女孩,她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爱活动。袁文娟多次与之交流,无果。袁文娟随即到女孩家中走访,得知其父长期在外务工,其母是聋哑人,她很自卑。袁文娟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教育,刻意让她担任“小小管理员”。在建立起信任后,又带她到北京参加儿童友好家园论坛。在北京,女孩与国内外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交流,回家后变得自信、开朗,如今已是成都市的一名舞蹈老师。


还有一名11岁女孩让袁文娟印象深刻。这是一名性格叛逆的留守儿童,刚进儿童友好家园时,性格像男孩,举止较粗鲁,遇事争强好胜。


袁文娟了解得知,女孩成绩不好。为此,袁文娟主动接近她,与她交朋友,慢慢有了共同语言。有一次,袁文娟在乐山培训,忽然接到电话,得知女孩与母亲吵架,要做出过激行为。袁文娟赶紧中断培训,及时与之通话。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女孩情绪终于稳定下来,袁文娟希望她回家向母亲道歉。女孩也认识到错误,很听话地回家给母亲道了歉,母女二人也各自反省了彼此的相处方式。当袁文娟培训结束回到儿童友好家园时,母女俩专程向袁文娟致谢。


2015年,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结束,袁文娟牵头成立了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争取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等项目资金,继续为群众服务。服务对象也从家长及儿童,拓展到老人、妇女、残疾人、困境家庭的孩子等,通过开展活动,及时发现、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一名失聪儿童,父母离异后,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条件差。”袁文娟说,经过上报芦山县妇联,并整合芦山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力量,为这名孩子装上了免费人工耳蜗,并将她送至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学业。


目前,芦山县友好家园社会组织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县各乡镇。袁文娟先后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儿童友好家园项目骨干专家、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四川省优秀童伴妈妈等称号。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加权


编辑:李君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