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风雨中的安全屏障 应急避险安置点成“温暖的家”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2-08-05

P020220805531650036077.jpg


“大家来有吃、有住、有耍,而且还有医疗点,政府在考虑人员安全和衣食住行这些方面很到位,为老百姓着想,办了很多实事,大家对这个安置点是非常满意的。”仁义镇红岩村3组村民李蓉站在仁义镇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外,向记者介绍着安置点的升级变化。
  

安置点里面有何不同?生活条件怎样?群众能否真正住得舒心,记者带着疑问深入安置点一探究竟。
  

宽敞透亮的房间里摆放着干净整洁的床铺,崭新的床上用品、脸盆、毛巾、电视机、风扇等一应俱全,房间外备着茶水和防疫物资,男女浴室有热水器也有多双备用拖鞋。还有专门的医疗室、厨房、饭厅,用于确保发生自然灾害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条件进行应急救助。
 

P020220805531651406442.jpg

 

据了解,仁义镇有13个村,辖区内有3个地质灾害点,1个水库,26个山洪点,其中4个山洪点内是高风险区,占到了天全县的三分之一,威胁区点多面广,威胁人员多。
  

为切实保障群众安全,仁义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狠抓灾前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尤其是在打造群众满意的临时安置点上下功夫,落实了25个临时安置点,并按照“十有标准”打造了3个常备安置点。


据了解,仁义镇现有3个常备安置点,为利用闲置活动室、卫生院、村小改造而成,可容纳160余人。安置点内具备生活和娱乐功能,做到了“十有”,即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床睡、有澡洗、有医看、有文化活动、有网刷、有制度、有人管。


除了仁义镇,新华乡也按照“十有标准”,将闲置的公共用房改造成了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除了必备的床铺、食堂、饭厅、医疗室等,还添置了洗衣机和换洗衣服,让转移安置群众可以安心、舒心住下来。


仁义镇和新华乡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只是天全县多个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天全县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整合“两项改革”后闲置公共用房,按照“1+N”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各乡(镇)建立至少1个常态化避灾安置场所,并根据各乡(镇)辖区内地灾点、山洪危险区等分布情况、避险转移实际需求,在相关村(社区)设置N个临时安置点。
  

天全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助体系,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天全县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先期建设15个应急避险常备安置点,可转移安置1300余人。“下一步,天全将继续按照‘1+N’模式推进安置点建设,确保群众转得出、安得下、稳得住、不返回。”


天全县融媒体中心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振宇


编辑:刘清徐

审稿:程普 高菲菲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