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地方住了很长时间,这次的变化最大,环境治理得最巴适!”说起家门口街巷的变化,雨城区上坝路太阳巷17号大院住户潘克彩赞不绝口。
果园路一隅
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光鲜亮丽的“面子”要有,整洁舒适的“里子”更是不可或缺,不仅关乎民生的幸福指数,也事关城市的文明指数。
3月7日,记者对雨城区背街小巷改造情况进行了探访。
镜头一
太阳巷里新变化
如果说,主次干道和热闹的大街是城市的“面子”,那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里子”不仅连着“面子”,更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潘克彩介绍,过去的太阳巷道路狭窄,路边有条堰沟,虽然沟面盖上了水泥板,却因年久失修有许多缺口,车辆一过就产生响动,而且随时能闻到沟里污水散发出的臭气;每次遇到暴雨,雨水直接顺着路面往地势低洼的巷子里流,住在大院一楼的家庭苦不堪言……在此期间,虽然也进行过整改,但始终治标不治本。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向纵深推进,太阳巷人居环境得到大提升。堰沟加宽加深,沟面上新铺了水泥板,水泥板上又铺设了沥青路面,让狭窄的小巷变得宽敞;小巷还安装了路灯,居民晚上进出不用摸黑;17号大院门也重新进行了设置、装饰,风情十足。
小巷大改造,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太阳巷,道路平坦,卫生整洁,巷道围墙装饰一新。17号大院院内和院外都铺上了沥青路面,院外坝子被改造成停车场,车辆整齐停放在规划的停车线内。
镜头二
果园路上换新貌
其实,旧貌换新颜的不仅是太阳巷,其他背街小巷的变化也比较大。
“背街小巷的改造,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家住雨城区果园路121号附16号的白德华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果园”人。近年来,城市面貌漂亮了,背街小巷的环境也得到大改观,白德华实实在在享受到创城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果园路,原是建安厂一条职工上下班的小通道,曾因年久失修,水泥路坑洼不平,围墙上长有青苔和杂草。随着私家车增多,还经常出现堵车现象,成为当地居民心中的“糟心路”。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推进,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对果园路进行升级改造,破损的水泥路被铺成了沥青路,道路两边斑驳的老墙贴上了瓷砖,墙上增加了“培养好家风,建设好家庭”“文明养成,从小做起”“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等宣传语,随时提醒居民讲文明、树新风。果园路附近的大院也是面貌一新,雨污管道与城市管网连通,困扰居民的雨污水横流问题解决了;通道路面铺成了沥青路,路面积水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镜头三
小巷小路也漂亮
“过去,因为路窄路烂,加上两边荒草多,没有多少人愿意走这条环山路。”说起雨城区环山路的变化,牵着狗狗散步的李女士这样说。
在李女士看来,近年来,雅安城市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一些不起眼的背街小巷变化也很明显,这得益于创城工作的开展。李女士指着环山路说:“这条路就是很好的例子,路面越变越好,干净的排水沟,红色的沥青路面,明亮的路灯,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条环山路非常干净,路边堰沟里没有垃圾或杂草,途中分道通向正街的小路,也打理得干干净净,不时有行人从这条路上走过。
雨城区幸福街,过去也是一条路面坑洼不平、围墙长满青苔、大雨污水横流的小街巷。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幸福街有了较大变化,不仅铺了沥青路,雨污管网也分离了,围墙上也绘有栩栩如生的彩色图案。
记者手记:小街巷的变化 温暖市民心
背街小巷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关系着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近年来,我市把整治背街小巷环境,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以绣花功夫抓落实,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开启了背街小巷的“美颜模式”,已见成效。
通过整治和打造,变化有目共睹。如今,部分过去不起眼、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脏乱差”的背街小巷,成为市民称道点赞的“打卡地”,周遭居民深深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变化和温暖,在变化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彭加权
编辑:高菲菲
审稿:程普 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