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保障高质量发展 | 第十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侧记

雅安日报客户端

2023-04-23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雅安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雅安又该如何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4月20日—21日,第十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雅举办,百余位防灾减灾专家学者齐聚雅安,围绕“提升综合减灾能力,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交流讨论,研究谋划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的思路和举措,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也为雅安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和决策参考。


微信图片_20230423171216.jpg


看变化

雅安防灾减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信息化是构建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好服务防灾减灾工作?


4月20日,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迎来了百余位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


“雅安市综合应急管理项目坚持顶层设计、分级分域、立足应急、服务全市的基本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影像等先进技术,致力于建设符合雅安实际需要,涵盖风险监测预警、综合风险评估、科学指挥决策、高效救援救助、常态宣教培训等主要功能,是一套满足灾前、灾中、灾后各阶段重点需求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应用系统。”讲解员的生动讲解,让与会专家学者对雅安市综合应急管理项目有了深入了解。


image.png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升雅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专家学者们对项目给予肯定,并表示应急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雅安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问题导向,让信息化真正成为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有力帮手。


只有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把“安全留在后头”。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位于芦山县的芦阳二小成为专家学者们考察调研雅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站。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异址重建学校,芦阳二小的设计融入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所有建筑按8度抗震设防,且具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在国内学校属首创。该校成功创建“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后,学校减灾特色教育更是得到各界高度认可。


image.png


“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可以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人的认识,平时做好防灾减灾的科普传播,关键时刻就能起到大作用。“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有效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对立足长远筑牢防灾减灾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十年蜕变,化茧成蝶;十年携手,守望相助;十年奋进,大爱延续……从地震后站立的废墟,到重建中的共克时艰,再到如今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的“传奇古姜城·魅力新芦山”,十年间,芦山在逆境中奋进、于重建中跨越。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和龙门镇青龙场村史馆,专家学者对芦山震后十年间的变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4·20’芦山强烈地震给雅安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十年间,芦山的巨变也反映出雅安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长足进步。”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经历过灾难的雅安,如今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雅安防灾减灾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在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再下功夫。



谈发展

防灾减灾不仅是应急之举 更应长远谋划


“防灾减灾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图景是什么?”


“‘4·20’芦山强烈地震在防灾减灾方面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在专题报告会上,与会专家针对综合防灾减灾领域热点问题开展了热烈研讨,在观点碰撞中进行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宣传最新防灾减灾知识和理念。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与地震救援专家组其他成员前往宝兴,我对雅安有很深的情感,这次论坛的召开,既是我们对救援技术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更是大家对雅安十年发展的一次见证之旅,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国际搜索与营救特邀专家、应急管理部地震救援专家组组长、研究员曲国胜通过对土耳其7.8级地震案例分析,对地震应对存在的短板及措施提出建议。他认为,城市建设规划必须避让重特大地震高风险地带,在断裂带通过的城市区域,需在城市规划时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和地震破裂带,有效避开高风险区域,在强震高风险城市和城市群区域,继续推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震害预测项目。同时,城市规划中要适度考虑救援通道的规划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城市避难场所,“而这一点,雅安就做得非常好,走在了许多城市的前面。”曲国胜表示。


云南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任、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叶燎原在对云南漾濞“5·21”6.4级地震进行分析后建议,要研究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强化减隔震建筑设计、审查、产品质量控制、施工、验收各环节质量管控,杜绝伪劣产品进入建筑市场。与此同时,合理引导减震及隔震技术应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更好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王翠坤认为,防灾减灾不仅是应急之举,更应长远谋划。要用好用足普查成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挑战的斗争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如何更好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群发地质灾害预警评估技术服务防灾减灾工作?”


“如何打通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治理的政策通道,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救灾?”


论坛上,专家学者还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发展、重大自然灾害防范与应对、灾害综合风险治理与监测预警、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等方面展开研讨,掀起“头脑风暴”。


image.png


谋发展

谱写雅安防灾减灾工作新篇章


防灾减灾救灾,其责重于泰山,其情牵动民心。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探索形成雅安独特典型经验,全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初步实现从“救灾型”向“防灾型”再到“减灾型”转变,给雅安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市9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设置应急办,切实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新建地震台站68个、预警平台8个、预警终端100余个,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实现震后15分钟内震情灾情快速评估、30分钟内启动地震灾害应急响应;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7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2个、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4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个。


此外,我市还率先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和志愿消防灾情速报员队伍,并形成“雅安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国首部地级市层面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法规《雅安市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若干规定》正式实施;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雅安市综合应急管理项目、应急无线通信平台等项目“提速加力”……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虽然我市防灾减灾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风险和挑战。对此,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为雅安出谋划策,提出建议意见。


“雅安地理环境特殊,可顺应地形特征,打造高山峡谷地区防震减灾样本。”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第宝锋认为,雅安可以规划布局直升机和冲锋艇的救援空间,加大应急救援科技应用,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优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许强表示,灾后恢复重建可利用时序影响持续追踪震后受损植被恢复,揭示强震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作用,服务环境修复,重现绿水青山。


与会专家对雅安近年来在防灾减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先进做法表示了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专家决策支撑作用,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科学理论、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参与识灾、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灾害风险评估等科普宣传,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控水平,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接下来,我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全会精神,用足用好论坛成果,进一步增强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全力把雅安建设成为实践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先进理论、先进方法、先进技术的“试验田”,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扎实推动雅安高质量发展。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阳阳

编辑:王茜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