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上,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做法,广元市、雅安市名山区、成都市蒲江县、宜宾市高县来复镇、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代表都说了啥?
广元市政府副市长吴勇:
充分发挥生态文旅独特资源优势 走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子
近年来,广元市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生态文旅独特资源优势,突出“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深耕乡村沃土,推动资源变现。整合资源,把农业生产区变田园风光体验区。盘活存量,把农民庭院变市民休闲乐园。创新转化,把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深挖文化富矿,促进农旅融合。打好“非遗+旅游”组合拳。深度挖掘唤马剪纸、白花石刻、麻柳刺绣等非遗项目市场价值,开发20余类1000余种文创产品。下好“旅游+节庆”特色棋。谋划包装一批“节庆+赛事”沉浸式体验项目,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休闲农业旅游品牌。打造“乡愁+振兴”展示窗。打造昭化五一村文旅公共服务站等全省“四个一批”优秀空间,扮靓百姓生活,承载乡风乡愁。发挥乡史、村史、社区博物馆作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深化三级联动,赋能产业发展。政府引领,打好“政策牌”。企业主导,打好“招商牌”。群众参与,打好“激励牌”。
下一步,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始终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提振消费、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持续探索“农文旅+”模式,为全省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元力量。
雅安市名山区委书记余云峰:
以茶促旅 以旅彰文 以旅兴茶
近年来,名山区按照“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茶旅融合、全域旅游”思路,深入实施“文旅提振”工程,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彰文、以旅兴茶的农文旅特色发展之路,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
以茶业为基础,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依托39.2万亩优质生态茶园资源本底,大力促进茶园、景区、村落、廊道、河湖等各类空间文旅休闲功能协同发展,优化农文旅生活空间感知体验;以文化为内核,展现文旅融合新气象。聚焦茶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全力推动蒙顶山茶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活力,提升文化赋能水平。深化“文化+保护”,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会节”;以旅游为载体,焕发多元业态新活力。深入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从传统的农文旅产品的开发供给,向注重需求侧牵引、品质化提升转变。推进夜游在名山,形成“赏表演+逛夜市+品美食”精品旅游体验,带动游客增长40%以上。推进打卡在名山,提升打造百丈湖旅游风景道等一批网红打卡点,观茶山、拍茶景成为周边游热点。创新“宿营”经济,打造清漪湖、月亮湖等帐篷露营地。推进夜宿在名山,深入推进“3+N”民宿集群发展,蒙顶半山、骑龙金鼓、百丈湖-月亮湖民宿集群初具雏形,建成精品民宿38家、乡村旅游接待点230余家。
下一步,名山区将坚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不断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推动农文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为建设农业强省、文旅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蒲江县政府副县长汪涛:
兴产业 搭平台 育载体农文旅融合绘就蒲江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蒲江县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和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点,着力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文明不断提升,释放农业农村新活力,初步探索出了符合蒲江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
聚焦“兴产业”,为农旅融合发展“打基础”。毫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编制四川首个地方性环境功能区划,农业和生态空间占比93%。率先开展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县试点,并启动丘陵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全域全面实施“两个替代”工程,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率超70%,建成柑橘、猕猴桃、茶叶国家级示范基地45万亩。精准定位实施全域旅游。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旅游建设,近三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5%;聚焦“搭平台”,为农旅融合发展“找出路”。做优推介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新模式,把节庆活动融入农旅产业发展各要素、各环节,全面展示传播、扩大蒲江农旅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做强电商平台。探索“电商+农旅”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百姓增收致富“新引擎”。做好智力平台。强化“人才+项目”引领,制定“1+8”人才激励政策,从人才就医、子女就学、政策奖励等全方位护航人才来蒲发展;聚焦“育载体”,为农旅融合发展“赋动能”。目前,已储备在谈企业近300家,完成注册企业400余家,更成为全市首批24个“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和未来公园社区之一。
下一步,将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动蒲江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高县来复镇镇长昂正宇:
农业强基 项目驱动 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品牌
宜宾市高县来复镇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先导条件,做优做强休闲康养旅游业,在前期搭建的旅游项目平台上,步步为营,夯实农文旅发展基础,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示范建设。
以农兴业,夯实农文旅发展基础。来复镇以特色农业为载体,以茶文化、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一基地两中心”研学线路,深度挖掘农特产品附加值;项目驱动,打造休闲田园风光。抢抓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机遇,整合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打造热点,打响来复特色品牌。打造爱吾幸福田园综合体、“酒都夜宴”火锅、松林小木屋、山水泳池、阳光餐厅等新业态;引进民宿运行专业管理、直播运营等新团队。创建大雁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果城花乡国家AA级旅游景区等新名片;助农增收,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依托千亩果园、万亩茶园形成精品旅游路线,推动“企业+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体运行,实现产业增收3.7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1473万元。增加旅游从业岗位68个,发展庭院经济47家,引进农业、旅游类企业21家,解决当地群众就业3000余人。
下一步,来复镇将紧盯农文旅融合风向标。打造研学旅游新业态。培育地域文化新IP。改造提升特色景点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打造具有标志性的特色文化IP,实现特色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北川县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
建设农文旅融合“三寨” 打造乡村振兴“石椅样板”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又名石椅羌寨(羌语称“拿巴日格”),因村内一座天然双人石椅而得名。石椅村牢记总书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嘱托,建设农文旅融合“三寨”,打造乡村振兴“石椅样板”。
建设生态之“寨”,打造农旅融合样板。保护自然资源。保护810年皂角树,建设古树小微公园。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科普研学、森林徒步等项目。种植特色“大五星”枇杷1200亩、桐子李800亩、苔子茶500亩。发展农旅经济。全村92户村民参与农文旅产业经营,占全村农户88.4%,培育旅游接待经营户23户;建设羌风之“寨”,打造文旅融合样板。传承禹羌文化。着羌服、喝咂酒、跳锅庄、敲皮鼓,羌年、舞龙灯等羌民族习俗保存至今。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口弦、羌笛等国省市级非遗项目4项,培育母广元等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6名。展示民俗风情。组建一支当地村民为主体的羌族文化表演队伍,定期举办节庆活动;建设兴旅之“寨”,打造融合共促样板。以旅带农。依托枇杷等基地,开发水果采摘、茶叶研学等7类农旅体验项目,促进高山腊肉、优质水果、精美羌绣等农特产品销售,创新建设101块“一米茶园”开展认养,成为游客体验园、农户增收园。二是以旅彰文。招引二十大党代表陈云珍等非遗大师进村开办工作室,打造羌绣、草编等4处非遗院落,建设非遗工坊一条街,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注册“石椅子”全品类商标,培育石椅文化IP。三是片区融合。聘请中规院编制石椅片区村庄规划,构建以石椅村为核心,联动周边村镇的文旅发展空间格局。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雨莎 戴富丽
编辑:魏玲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