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是保障女职工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8月16日至10月16日,我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执法行动。通过动员多个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深入多个行业排查化解突出矛盾,列出多项内容建立检查工作台账等,充分调动广大女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安全健康平等和谐的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专项行动期间,我市督促28家用人单位制定相关保护制度,对51家单位的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
部门联动
多举措确保执法有力
今年8月,程某某与荥经县某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就产假生育津贴发放标准问题产生争议,后向荥经县人社局申请了劳动仲裁。
“该公司认为,要么直接按生育期间的工资发放,要么按生育津贴发放。”荥经县劳动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该女职工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愿补足其中的差额,只愿支付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而程某某认为,生育津贴和生育期间的工资应由用人单位全额发放。
为此,荥经县人社局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有关规定,积极协调处理,该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最终向程某某支付了生育津贴并补足了差额。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是此次专项行动的“最高标准”。专项行动伊始,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发挥牵头统筹作用,主动对接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工会等部门,抽调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工作人员组成专项检查联合执法队伍,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普及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执法行动的重点是女职工较多的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化工、箱包、制鞋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高科技行业企业,或是近年来曾发生女职工权益维护问题的用人单位。”市人社局劳动关系与监察科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专项执法队伍分成多个工作小组,并指定组长全面负责。
该执法行动聚焦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行业,随机抽取95个企业,其中纺织企业11户、商业服务企业14户、化工企业11户,其他企业59户,并深入企业实地检查,动员被抽中的企业自查自纠。
创新思路
有效破解执法难题
要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就要从营造和谐劳动环境入手。
对此,我市制定了《2021年度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记录表》,确定专项执法行动的检查内容包括女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产假执行情况、产假期间待遇情况、孕期哺乳期劳动时间及从事禁忌劳动情况、用人单位关于女职工合法权益劳动保障制度规章情况,以及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情况等。
“专项检查中,指出并纠正存在问题20余个。”上述负责人表示,比如名山区某单位在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基础工资包含了加班、夜班、执勤等待遇工资,属于不合法的无效条款,检查组成员当即指出,并要求用人单位立即整改,切实保障女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大局。
此次专项行动涉及女职工3143人,其中纺织企业占比最多,涉及780人。为此,我市将检查与整改有机结合,实行“告知式”执法,当好隐患排查“督导员”;将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造成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隐患情况制成清单,点对点发企业,落实专人跟踪指导,明确整改要求及期限,督促其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瑶
作者:郑瑶
编辑:魏玲
审稿:程普 高菲菲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