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
去年8月,石棉县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县。随后,在深化拓展试点县建设过程中,石棉县聚焦群众对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通互融效应,坚持“文明实践+融媒体”同频共振理念,使“两个中心”紧紧携手,形成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作新格局。
目前,石棉县志愿者注册人数1.9万余人,占常住人口的17%,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1万余小时;组建志愿服务组织365支,培育特色志愿服务品牌11个。
关键在融
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
石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启动以来,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基层群众需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共建,探索平台融合、队伍融合、机制融合、功能融合实现途径,两“心”相融,融出文明实践之花。
在此过程中,石棉县将“两个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共享办公资源和信息资源,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活动展厅等,并积极利用石棉县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搭建文明实践调度、管理、监测、评议系统,打造文明实践“指挥中枢”。
在推进运行机制有效融合方面,石棉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石棉县“两个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动试点工作,确保有力融合;建立健全“两个中心”融合发展工作机制,按照要求每月策划一次文明实践主题宣传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每年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进行评估考核、通报表扬,每年评选一批先进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志愿者,并将志愿者参与服务情况作为推选道德模范等的重要参考条件,形成“两个中心”县、乡、村三级联动,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的体制机制。
同时,石棉县建立健全联系督导、文明实践信息报送和新闻融媒产品“三校三审”、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制度,每年全覆盖开展石棉县“两个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人员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志愿者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确保融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促进新闻宣传和文明实践有机结合。
为了推进两支队伍有效融合,石棉县通过建立全覆盖培训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打造集通讯员、宣传员、志愿者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作队伍,确保有效融合。
此外,石棉县在强化全程管理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使“两个中心”真正成为全县服务群众中心、传播信仰信念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释放“两个中心”融合发展更大效应。
核心在践
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
走进石棉县第二办公大楼,从门口摆放着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服务项目公示”就能看出,石棉县“两个中心”在着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方面所下的功夫。
为扎实推进文明实践走深入实,立足宣传群众、引导群众需要,石棉县“两个中心”确立了“理响石棉”“文化石棉”“法护石棉”“德润石棉”“心健石棉”“新风石棉”“情暖石棉”七大文明实践项目,细化每月活动计划,依托石棉融媒APP数据系统,实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吸引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实践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以“1+8+N”志愿服务队伍为支撑,在扎实推进七大文明实践项目的过程中,石棉县“两个中心”还培育形成了“启明心”“童享爱”“艺万家”“律司行”“我先上”“事好办”等11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在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宣传、引导和凝聚群众。
截至目前,石棉县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为弘扬“川矿精神”而打造的社区志愿服务“彩虹队”,吸引了297名志愿者加入。不仅如此,该社区还引进“祥福通”“万家兴”“社工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通过打造川矿精神微讲堂、青少年儿童“圆梦讲堂”,积极组织爱国卫生运动等,开创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通过横向联动充分优化资源,石棉县构建“童伴妈妈”+“法官妈妈”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全覆盖建成“法官妈妈工作室”,依托石棉县20个“童伴之家”开展未成年人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入户探访、救助帮扶等服务80余次,覆盖未成年人3000余人次,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特别是在“9·5”泸定地震期间,各方志愿力量的火速集结,展现了抗震一线的“石棉温度”。地震发生后,石棉县统筹县委组织部、县卫生健康局、县妇联、县红十字会等部门(单位)力量,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10支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5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抢险救灾、通信保障、道路疏通、能源保供和物资运输等各项救援任务,在抗震救灾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借助石棉县融媒体中心的优势,石棉县“两个中心”在石棉融媒APP上搭建了“抗震救灾需求”线上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收集志愿服务、群众求助、物资捐助、健康援助等信息,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同时,把宣传与服务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关爱儿童”“帮困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伍的不断壮大,让文明新风劲吹石棉。
落脚在实
建立全方位服务机制
棉城的冬日,暖阳高照,县城里处处可见休闲娱乐的群众,特别是刚建好不久的城市记忆走廊,吸引了不少群众前往打卡。最近,王先生发现城市记忆走廊有一处污水管道没有接入排污管,污水流到了绿化带里,直接影响了环境。
为及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2月15日上午,王先生用手机登录石棉融媒APP,找到APP内单独开设的“文明实践”板块,在“百姓心愿”中输入了相关环境保护建议。下午,社区志愿者认领后,这一问题被及时解决。
在当地,石棉融媒APP越来越深入人心,下载量达16万余次。这得益于石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石棉县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共建。
“‘两个中心’融合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将‘实践+服务’融在群众心坎里,借助融媒体的‘发射塔’优势,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的‘蓄水池’调度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破解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石棉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吴钦说。
为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石棉县在石棉融媒APP上开设“我有话说”专栏,开展“我为石棉献一策”有奖征集,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工作建议意见,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及时研究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把群众好的建议意见策划为志愿活动项目,引导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奉献社会,有效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
2021年,石棉县“两个中心”利用石棉融媒体平台优势,第一时间发布城北小区老人走失的寻人启事,并利用区县融媒联动机制扩散信息,帮助离家近40个小时的老人平安回到石棉;去年9月,“两个中心”在了解到部分乡镇的重楼、佛手柑、猕猴桃等受“9·5”泸定6.8级地震影响后销路不畅,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助力百姓销售农产品;今年4月,“两个中心”积极对接司法部门,顺利为一外地在棉务工人员提供司法援助,解决劳务纠纷……石棉县“两个中心”的互融互通,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实到“末梢神经”。
“线上,依托县融媒体中心技术优势、传播优势,在石棉融媒APP上开设‘文明实践’专栏,从理响棉城、政声快递、榜样力量、文体活动、移风易俗、基层治理、五防两保、志愿服务等方面,全面及时宣传线下文明实践活动;线下,利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基地、实践广场和实践所(站),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艺文化等活动,县融媒中心进行网络直播,有效扩大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宣传面。”石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此可见,两“心”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阵地、队伍、平台、机制等方面的全面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丹
编辑:郑从伟
审稿:程普 唐砚玉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