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

雅安日报

2023-12-26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雅安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关键在统筹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抓住“和”字做文章,是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的关键。


“和”体现在加快发展现代乡村产业,实现兴产富民。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耕地保护的“红线”。要积极推广粮经复合、粮经统筹,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雅安片区。雅茶、雅果、雅竹、雅药、雅鱼“五雅”,是雅安独特环境孕育出来的标志性产品。要聚焦“五雅”特色农产品做好“土特产”文章,一体推进建基地、育龙头、搞加工、拓市场、塑品牌,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雅安农文旅融合有很好的基础,品牌民宿、数字文旅有形有声有色。要坚持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升级,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和”体现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擦亮乡村底色。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这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统筹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打造清洁乡村升级版。要规范农房建设,构建长效机制,严格用地建房全过程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要提升村容村貌,鼓励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等,美化乡村整体颜值,保护好民族村寨、特色民居、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同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注重微改造、精提升,打造绵延悠久历史、镌刻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


“和”体现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鼓足“钱袋子”。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家政服务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让更多农民在融入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实现增收。同时,健全农民土地租金和分红收益增长机制,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等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紧盯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也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一过程离不开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要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乡风美”,健全“三治结合”治理体系,强化乡风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市上下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好运用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作者:雅安日报评论员

编辑:郑从伟

审稿:程普 唐砚玉

0

分享到

评论